[法語] 出世感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5-09 02:03:30
夢參長老:文殊菩薩教了我們什麼?
文殊菩薩教我們做什麼呢?囑託我們什麼?
教我們第一個是厭離世間。
我們自己應當回顧一下,我們對這個世間相是留戀嗎?是厭煩嗎?是要脫離嗎?是要了卻
嗎?
當然,我們諸位道友都是想,有出家的,還有沒出家在家的,四眾弟子都要想離苦得樂。
離苦得樂就是解脫,那你就應該照著菩薩教導認識這個世界。
當你認識這個世界之後,生起一種厭離心,要脫離這個世界,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認識這個
世界的苦,要把這個世界所有一切苦難,乃至咱們認為幸福的,其實也都是苦難都要認識
清楚,這樣我們就沒有貪戀心,就能生起出離心。
光出離心還不夠,還得發大悲心。
自己出離了,把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世界的苦難給一切眾生講,讓一切眾生也脫離這些苦難
。這就發出離的同時還要大悲,這兩種都要靠智慧,得向大士學習,我們就學習文殊師利
菩薩,得有智慧,得有般若。
若沒有智慧,沒有般若的時候,你厭離心是不會強的。有了智慧,認清楚這個世界全是苦
的。
但是這個苦怎麼來的?是你召感來的。儘管我們每天道友們都在學出離法、都在修行,但
是心,我們自己明白,被過去的業,現在所起的惑所召感;因為過去的業果,對你的心,
你降伏不了的,知道是苦了,別再召感了。
這苦是現在受的果,這苦果怎麼來的呢?你過去造的因所積聚的。我們想離苦,先斷因,
別再造了!
知苦斷集,知道苦,但是我們的心我們降伏不了它。
我們雖然聞見法了,由過去的善根,今生得遇著勝法,聞到法了。佛法,就是告訴我們怎
麼樣離苦的方法;離苦的方法,就是你別再造因了,沒有因就沒有果。現在我們就是不能
夠按照大士教授我們的斷集,別再造因了。
由於我們智慧力不夠,煩惱斷不了。為什麼斷不了?因為你心裡天天還在起惑,起惑是因
,還在造業。假使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這種亂象,都是過去造的業,那我們現在別
造了。業是果,那別再造因了。
但是現在今天在我們這個法堂之內的道友們,都知道斷集,不造業了。知道是一回事,真
正心裡不起念、不造業的功夫還沒到。
要能夠止心不起念,一切的惡念沒有;沒有惡念,當然不會感惡果,也能把過去的惡果,
集善因,從善因來消滅過去的惡果,就是現在我們的生老病死。
但是你心裡一天天的想什麼,那就是起的業。我們想盡在三寶當中,念佛念法念僧,每天
都這個。當然這是善念,善念能轉變過去的惡果。但是你轉的力量夠不夠,如果不能轉變
,我們要修行什麼呢?
例如我們現在大家念「嗡阿惹巴扎那諦諦諦諦諦……」,「嗡阿惹巴扎那諦諦諦諦諦……

是什麼呢?消滅我們過去一切的惡果,用文殊師利菩薩智慧轉變我們的惑,轉變我們的業
,都把它轉成善業。
「嗡阿惹巴扎那諦」就是成佛的因,以這個因得到成佛的佛果。但是這是個轉變過程,在
這個轉變過程中,假使大家功夫用得深的話,從早到晚,你自己觀照你的心在想什麼?
如果你把你的心念束縛到一定程度上,過去我們有的道友用過這樣的方法,我小時候也用
過,當你預備一張乾淨的紙,起個惡念你點個黑點,起個善念點個紅點,那你就這麼記吧
!
一天點下來,看是紅點多、黑點多。假使如果你的善念多,惡念沒有了,你的因已經成熟
了,容易開智慧,這是一種檢驗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能記得到自己一天除了給三寶誦經念佛念法念僧之外,其他的念頭沒有,一切貪愛
的心都沒有,漸近道矣!這時候你的心跟道相結合了。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5-09 17:07:00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5-09 17:28:00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9-05-10 08:00:00
南無大智文殊菩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