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持獲得的神通(如佛是具有三明六通的聖者,諸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
也都具有神通),不離慈悲,並非以神通想要傷害他人或控制他人。如經典中記載,佛陀
以他心通應時為人說法,這是不傷害眾生,慈悲利他的意樂為前提,佛說法無不利益眾生。
《別譯雜阿含92經》:「爾時,世尊以他心智(他心通智證),觀察彼心,知其慇重
,即時為說苦習滅道(四聖諦)及八正道如此等法,能至涅槃。」
《雜阿含561經》:
「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即四神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
、斷憂悲。何等為四?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此處,四神足說為「欲、精進、心、思惟」,義同於「欲、勤、心、觀」。)
南傳《相應部》:
「以何為四神足耶?…1.修習欲(希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2.修習勤三摩地勤
行成就之神足;3.修習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4.修習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四神足『欲勤心觀』的欲,與『欲界煩惱』的欲,二者並不相同,前者是指希求求
學,後者是指貪欲煩惱。希求修習四神足的成就,必須要有遠離欲界煩惱的禪定配合。若
有欲界的貪瞋等五蓋無法獲得止觀禪定,無法獲得止觀禪定則無法獲得四神足的成就。)
…比丘!如是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對他人之心以心徧知(修習四神足,自己的
內心清淨沒有貪欲等煩惱,並配合禪定的修持,獲得他心通而知他人的心):以有貪心了
知為有貪心,以離貪心了知為離貪心,以有瞋心了知為有瞋心,以離瞋心了知為離瞋心…
比丘!如是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隨念於種種之宿住(修習四神足,獲得宿命通
),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
、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
比丘!如是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以清淨超人之天眼(獲得天眼通),見有情之
死生,知有情隨業(因為正見的因緣或邪見的因緣),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
>>>>>>>>>
佛教的修持,舉凡慈悲、持戒、安忍、智慧,都是不可少的元素,才不會誤入歧途。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修神通波羅蜜,以是神通波羅蜜受種種
如意事。…亦不著是如意神通,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於勝義中不可得),自性空故
、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於神通及己身上,不可得自性成立,遠離自性有的執著。)
不作是念我得如意神通,除為薩婆若心(薩婆若心即菩提心,菩薩修習神通,是以為
利有情希求佛果菩提的菩提心攝持,為成辦一切種智利益有情,即以利他的大悲心為前導
,並且結合自性不可得的空性智慧攝持)。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得如意神通智證,具足神通波羅蜜已,增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菩薩以天眼(天眼神通),見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惡處、好處,若大、
若小,知眾生隨業因緣(隨正見的善業因緣往生善趣,隨邪見的惡業因緣往生惡趣)…;
亦不著是天眼通,天眼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天眼神通於勝義中不可得),自性空故、自
性離故、自性無生故(於天眼神通及己身上,不可得自性成立,遠離自性有的執著)。
不作是念我有是天眼神通,除為薩婆若心(菩薩的行持,是以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
的動機,為成辦一切種智利益眾生,以利他的大悲心為前導,並結合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
)。…四神通亦如是。(除了天眼神通,其他四種神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
通等,亦復如是。)」
《大智度論》:「(佛教行者以利他為主的大悲心並且具有空性智慧的正見)得六神
通力,能度無量人。…諸外道於此神通,一者起吾我心,二者著是神通譬如貪人著寶。」
如果缺乏利他的慈悲心、菩提心(為利有情的動機),有了神通可能會用來傷害眾生
,利用別人的福報來滿足自己的私心,那就跟佛法的菩提心(屬慈悲方面方便品的行持)
與空正見(屬智慧方面智慧品的行持)相違了。
>>>>>>>
摘自:印順法師<華雨集>
四神足的體性是定,定(禪定三摩地)是神通所依止的,所以名為神足(具足能夠發
起神通的基礎)。約修學者的著重說,有欲、勤、心、觀四類,所以立四神足(欲勤心觀
這四者是生起禪定三摩地的要素,透過這四者獲得禪定,而成為能夠發起神通的基礎)。
在修得三摩地(獲得禪定)的過程中,『瑜伽論』立八斷行(由八種斷行對治五種過
失獲得禪定,八斷行:信、欲、勤、安、正念、正知、對治、捨等八種斷行),斷行或作
勤行、勝行。所以這是離(斷離)不善心而起善心,離(斷離)散心而住定心的修習內容
,…如依「欲」(希求)等修習到斷行成就(欲求修行禪定的過程,由八種斷行對治五種
過失獲得的成就),也就能得三摩地,引發神通了,所以名為「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補充,「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