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何拜魔之人也會接觸佛法

作者: ykkdc (ykk)   2021-10-06 08:36:06
※ 引述《TANK8 (無敵盔甲)》之銘言:
: 請問為何拜天魔的人也會接觸佛法?還會宣揚佛法?雖然內容有說不上來的怪....
: 我腦袋比較簡單,無法理解拜天魔又接觸佛法的人心態?
此處做個補充
摘錄自:《地道建立》2010年 卻佩格西講授/廖本聖老師翻譯/釋見諦法師編輯
上次提到,地道的證悟要在心中生起(地道指內心的智慧功德),必須要提升我們的
心。我們做世間的事情,可以透過身、語、意,但不論身語意哪一方面(所造)世間的事
情,都是以心(內心第六意知)為主。
這種情況,特別是在佛法的修行上來講,身的行為、語的行為、意的行為,也是以意
(內心第六意知)為主。(註1)
引《十地經》說明…引《入中論》說明…。從我們平常的情況來觀察,可以很清楚了
解,為什麼心是主要的造作者?
譬如,我們要透過身體寫字,透過口說話(或透過網路打字也屬語),其實它的發動
者,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心內心第六意知)。是透過我們的心(內心第六意知)去發動,然
後讓我們的身體去寫字(例如網路上打字),透過我們的心去發動,讓我們的口去說話。
所以身及語這二方面的行為,到底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其實有賴於我們的心(內心第
六意知),心(內心第六意知)的動機如果純正,所造的身語(行為)就是好的;心(內
心第六意知)的動機如果惡劣,所造的身語行為就是不好的。
假設有人的心非常惡劣,如果是男的就可以說是魔,女的就是女魔。也就是,魔或女
魔並不是有一個魔這樣的東西,其實就是人,因為他的心只想到傷害別人,雖然他具有人
的樣子,但是還是可以稱他為魔。
如四魔中的天子魔(註2),又名為極喜自在,他是屬於欲界天(屬欲界的他化自在天)
,他會得到天身,主要是過去累積的善業所形成,但是得到天身之後,他卻一再地阻撓或
障礙他人。雖然他得到天身,但卻名之為魔(天魔、天子魔),原因在此。
為什麼一切輪迴與涅槃的究竟根本或基礎,是我們的心呢?理由就是透過心續的調伏
,暫時來講可以得到增上生(善趣)的果位,也就是來世得到人天的果位。究竟來講可以
進入決定勝的境地,決定勝就是有解脫與成佛二種,這是心續調伏的情況。
反之,心續如果沒有調伏,我們的心就會受到煩惱的宰制,而於總的輪迴與別的三惡
趣受生。所以主要是透過煩惱,由煩惱的宰制而去造惡業,這個惡業又讓我們投生到輪迴
,更慘的是投生到三惡趣。這些都是跟我們的心調伏與否有關,我們是否能夠超脫輪迴,
得到涅槃,得到增上生、決定勝,還是繼續在輪迴,主要就是看我們的心是否調伏。
引世親《解說如理論》…引獅子賢《明義釋》…引世親《俱舍論》…。引世尊的開示
,然後本師世尊(也)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跟我們要樂不要苦是有關係的,每一位有情都只想要樂,不想要苦。
如果不想要苦,首先要先認清什麼是苦,知道苦的來源是惡業,然後由惡業下手去斷除,
才有辦法達成要樂不要苦的目標。
所以這個四句偈的初句「諸惡莫作」,就是要讓我們達成不要苦的目標。因為諸惡(
惡業)是苦的來源,所以,諸惡莫作跟我們不要苦有關,惡(惡業)是苦的來源,如果不
要苦,就要從苦的來源,也就是諸惡去斷除。(惡業得苦果。)
第二句「眾善奉行」,跟我們所要的樂(安樂)有關,每一位有情都想要樂(安樂)
,所以要辨認樂(安樂)的源頭是什麼?樂(安樂)的源頭就是眾善。如果要得到圓滿的
樂,在樂因的階段就要具備圓滿的善,唯有具備圓滿的善,所得的樂才是圓滿的,所以如
果要樂(安樂)就要眾善奉行。(善業得樂果。)
「自淨其意」,這跟前面二者有關。第一句提到「諸惡莫作」,換句話說就是斷惡,
「眾善奉行」就是行善;斷惡、行善,不是靠外在,主要是透過內心的調伏,才有辦法斷
惡行善,所以「自淨其意」的「淨」,其實是調伏的意思,從藏文來看,就是調伏自己的
心(內心第六意知,身語意當中的意),讓我們的心能夠斷惡行善。
「自淨其意」,就是透過調伏內心,去斷惡、行善。
其實每位有情都有這個心,從每位有情的經驗,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我們的內心有
貪瞋無明等煩惱(與第六意知心王相應的煩惱心所,如貪、瞋、不正見等煩惱心所),也
有其他的善心(與第六意知心王相應的善心所,如信、慚、愧、不放逸、不害等善心所)
;煩惱的心、善的心,在我們的心中同時都有,當這些貪瞋無明等煩惱的心產生的時候,
要能夠馬上辨認出來他們是煩惱,然後盡量去降低他們的勢力(力量)。
當我們的心中出現一些善心的時候,也要盡量去增長這些善心。這些情況就像一個地
方或者一個國家社會,存在有不好的人、有好的人,不好的人如他會做出殺道婬等行為,
就要透過法律去制裁這些人;這個國家社會如果有好的人,就要獎勵他們、表揚他們。若
能夠這樣做,國家社會或者地方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正面。
同樣的,我們內心的情況也一樣,怎樣把這些惡心、不好的心降低,甚至最後能夠完
全斷除。然後把善心開發、一直增長到極致、圓滿。我們真正的斷惡行善,或離苦得樂的
目標,才有辦法達成。
(註:如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斷」(四正勤)說:「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
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得生。」三十七道品也屬於地道的功德。)
「是諸佛教」,這就是佛的教法。也就是說,佛所開示的教法重點,就是前面的三個
,就是調伏自己的心去斷惡行善(調伏自己的心,即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去做什麼呢?調
伏自己的心諸惡莫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