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類學》十一善心所之不放逸

作者: ykkdc (ykk)   2021-12-04 19:45:20
摘自:《心類學》26
講者:促稱格西
譯者:法音法師
【顯明十一種善心所之中的不放逸心所的定義、分類及相關事相
第九,不放逸的性相:「具有『珍愛善法聚、且從煩惱處防護心』之不共作用的心所
」。】
首先,略述第三類,大地十一善心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
安、不放逸、捨、不害之中的第九種善心所:「不放逸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註:心所法中,十一種善心所的心所法,都是屬於與第六意識心王相應的心所。)
什麼是不放逸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凡是具有不令衰微善法,並且能讓與它同俱的心(心、心所)不趣入於煩惱,不為煩
惱所自在而加以防護的不共作業的心所,就是不放逸的定義或性相。
文中所謂「珍愛」之義,是指極為守護、極為照顧的意思,譬如我們極為守護、極為
照顧許多事物當中的一項,視為最極重要、最極主要,就會常常心心念念不捨、不棄,就
像父母特別慈愛守護自己的孩子一樣。
所以如果具足不放逸的善根,就會對於善法極為珍愛,讓善法在心中未生令生起、已
生令增長,這就是珍愛的意思。
一般而言,認識正念、正知、不放逸三種善心所,對於修習佛道非常重要,這怎麼說
呢?──因為不放逸能夠防護自己的心不趣入於煩惱之中,正知能夠觀察能緣心有沒有趣
入煩惱之中,正念能夠讓能緣心有力執持安住於善所緣而不入於煩惱之中;
對此,在宗大師所著《福德本頌》或稱《功德之本頌》中也有一偈頌:「清淨作意隨
導出,正知正念大戒慎,教法根本別解脫,作持修要求加持。」
文中大戒慎的所依,就是不放逸的意思;教法根本別解脫,是說,教法的根源就是清
淨持守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和優婆夷戒等五種別解脫戒隨一;也就是說
,在斷除十惡業道之上,再清淨持守教法根源的種種別解脫戒,如是具足不放逸就可以防
護其心,遮除諸多煩惱,不為煩惱自在,並且恆常堅固精進於善行,不令衰微而得以增上。
【此唯是假立於無貪,乃至精進四者的施設法,如調伏天阿闍黎說:「無貪至精進,
乃是不放逸。」《賈曹傑阿毘達磨集論釋》也說:「假立於無三毒與精進的假立法、且薰
修善法,純粹令心從有漏中防護的了知。」】
或說,所謂的不放逸心所,單單只是假立為生起堅固的無貪、無瞋、無癡乃至精進等
四種善根心所的所依的施設法;相反的,如果心常被散亂所自在,就是放逸的行相。
對此,如印度祖師調伏天阿闍黎所說:凡是能作為生起堅固的無貪、無瞋、無癡乃至
精進等四種善根心所的所依者,就是不放逸;意思是說,由正知正念的不放逸攝持,就能
生起無貪、無瞋、無癡、精進等四種善根心所。
再如,賈曹傑尊者所著《阿毘達磨集論大疏》也說:假立為生起堅固的無貪、無瞋、
無癡、精進等四種善根心所的假立法,任何時候經由不放逸而攝持,基於此就都可以串習
熏修一切善法,同時得令能修心可以從染污有漏的煩惱中獲得防護的正知明了心,使令不
入於煩惱的了知,這便是不放逸的另一種說法。
【第二作用:圓滿世、出世的一切殊勝且秉持令不唐捐。調伏天阿闍黎也說:「此業
乃圓滿世、出世一切殊勝功德。」】
那麼,什麼是不放逸心所的作業?
所謂不放逸的作業,是指能圓滿世間道為本質的福慧資糧、以及能圓滿出世間道的福
慧殊勝功德,使令輾轉增上,乃至獲得究竟,且是能令已獲得的功德不斷增上、究竟圓滿
,令不衰微、不耗費的作業者,這就安立為不放逸心所的不共作業。
關於安立不放逸心所的作業之義的法源依據,一如調伏天阿闍黎所說:此不放逸的作
用或作業,歸納而言,乃是指能夠圓滿世間和出世間一切增上或究竟殊勝功德的所依者;
也就是說,依於不放逸的善心所攝持而行諸善業,便能圓滿世間、出世間一切增上或究竟
殊勝功德。
【第三分類:如《欽俱舍疏》說有順福德分、順解脫分、順抉擇分與串習無漏善的不
放逸四者。】
關於十一種善心所之中不放逸心所的分類,依於遍智妙音尊者所著下部對法《俱舍論
大疏》〈第四品〉的意趣和觀點,乃是從所依身的不同,而可區分為四種:
第一種:順福德分的不放逸,是指欲界補特伽羅的心續中,能造作輪迴所攝的善引業
的不放逸的善根,稱為順福德分的不放逸,譬如依於欲界的不放逸而積造黑白間雜業;再
如下士夫心續中怖畏來世感得三惡道苦,欲求來世能感得人天善趣而尋求救護,依此不放
逸而造作了皈依心攝持的斷十惡業道的善根,這些都可以安立為順福德分的不放逸的事相。
此外,如果是上二界補特伽羅的心續中,能造作輪迴所攝的善引業的不放逸的善根,
就稱為不動業的不放逸,譬如依於上二界的不放逸而積造了一向純淨的白業或無記業。但
是,如果是以今生的利益為訴求而造作布施、持戒等,是否屬於順福德分的不放逸的事相
,則似乎有待商確。
第二種:順解脫分的不放逸,是指三乘隨一資糧道補特伽羅的心續中,能造作善業的
不放逸的善根,稱為順解脫分的不放逸,譬如聲聞資糧道行者心續中依於不放逸而有的出
離心、以及大乘資糧道菩薩心續中依於不放逸而有的菩提心,都可以安立為順解脫分的不
放逸的事相。
第三種:順抉擇分的不放逸,是指三乘隨一加行道補特伽羅的心續中,能造作善業的
不放逸的善根,稱為順抉擇分的不放逸,譬如聲聞加行道行者心續中依於不放逸而有的證
無我的智慧、大乘加行道菩薩心續中依於不放逸而有的證空性的智慧,都可以安立為順抉
擇分的不放逸的事相。
第四種:串習無漏善的不放逸,是特指三乘隨一見道位以上聖者的心續中,能造無漏
善業的不放逸的善根,譬如三乘隨一見道位以上親證補特伽羅無我的心、或現證空性的心
,都可以安立為串習無漏善的不放逸的事相;
雖然見道位以上補特伽羅心續中的善法,不周遍為無漏的本質,但當下所安立的不放
逸的善根,主要是特指串習無漏善為本質的不放逸而說;這一點,其實是依據下部對法《
俱舍論》的宗規而說的,即見道唯一是無漏,凡是有漏必是所斷品,因為八忍八智十六刹
那心的前十五種刹那心屬於見道位的無漏等持智,故安立見道位唯一是無漏,並沒有安立
有漏見道;修道則可區分為:有漏的世間修道以及無漏的出世間修道,這是下部對法《俱
舍論》的不共觀點。
對此,依自續派的觀點,雖然並沒有將修道區分為:有漏的世間修道和無漏的出世間
修道的名言,但是有將修習粗靜相道安立為世間道的名言,以及將見、修道隨一等持位所
修習的智慧分法類安立為無分別的無漏,譬如修習以無分別心為本質的親證空性的智慧、
以及將後得位所修習方便分法類安立為具分別的有漏,譬如修習以分別心為本質的菩提心
法。
【是故,無論行任何戒律或世間規範,倘若無此不放逸良衣,則如同女性裸體遊奔,
將被一切上等與下劣人唾棄;縱使短暫與其為伴,也是生起厭煩之故,喪失活在善趣的目
的,猶如已經死亡,如《法集要頌經》:「不放逸為甘露處,放逸卻為死亡處,若不放逸
不為死,若為放逸恆為死。」聖龍樹菩薩也說:「不縱放逸是為甘露苑,放逸死所能仁如
是說。」】
因此,無論是持守任何世間的人法或殊勝天道的正法,如果沒有具足不放逸的勝妙衣
服來加以護身的話,則等同男眾或女眾一絲不掛裸奔遊街,這種情況將會被一切上流高貴
之人和下劣卑微之人所唾棄、譏毀、輕蔑;縱然有人只是短暫和他在一起,心中也會感到
非常不悅並生起厭煩之想,為什麼?──因為像這樣的裸奔有情,雖然已經獲得了善趣所
依身,卻沒有具足不放逸的善心,縱容自己放逸而行,不但喪失了投生人道善趣的意義與
目的,也如活著的死人徒具形骸一樣,毫無利益;
對此,一如聖勇論師──馬鳴菩薩──所著的噶當六典之中的《集法句論》或稱《法
集要頌》所說:具足不放逸的寶瓶容器,便是盛裝一切善法甘露的所依處;這就是說,心
續中具足不放逸,便可以讓善趣的所依身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形重要;相反的,如果
不具足不放逸而恣意地放逸而行,不但喪失了投生人道善趣的意義與目的,也如恆為死屍
一般。
關於不放逸的意思,除了聖勇論師如是而說,聖龍樹菩薩也有相同的說法,意思是:
只要不縱容自己放逸而行,心續恒常具足不放逸而行持任何善行、成辦任何善業,那麼都
是具有極大的意義,且讓投生為人道的所依身更具價值;與此相反,一旦縱容自己放逸而
行,即便是獲得人身,則其任所行徑,皆非成辦暇身義利之事,任其心續放逸而行等同死
亡一樣。──上述如是教授,便是能仁所殷切開示的教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