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5

作者: ykkdc (ykk)   2022-04-10 13:17:41
《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 造論/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止觀自性
【丑三、止觀自性。分四:
一、止的自性,二、毗婆舍那自性,三、引經證成,四、破邪分別。
第三、止、觀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
一、奢摩他自性。分三:(一)如何修止,(二)止的自性,(三)修止之量。
「止、觀自性」即是止、觀本質。解釋止時分:如何修止、止的本質、達止之量如何
。不了解這些會產生很多錯誤的想法、修法。
【(一)如何修止
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惟。】
所引《解深密經》的內容,依藏文為「﹙彼﹚獨處空間,內正安住,即於如是善思惟
法,作意思惟。」
「﹙彼﹚獨處空間」:經過聞思後,應獨自一人,於偏僻處住下。佛教徒至山洞修行
主要是為了讓心遠離。是為了心遠離,所以才讓身遠離,如果在都市中也能讓身心遠離,
那也可以。沒有人事干擾,才是真正的身心遠離。
「內正安住」:講的是如何修。「內」是內心,「安住」是指沒有昏沉與掉舉的情況
。我們的心常為五欲所引、向五欲跑,要將心抓回,讓它安靜。修止時,如果沒有認識昏
沉與掉舉,一定會被昏沉、掉舉控制。
「即於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這是在交代所緣。「即於如是」是聞,「善思惟
」是思。要先聽聞,後達聞所成慧,先思惟,後達思所成慧,再於此上修止。所以修止的
所緣就是聞思階段所得的法義。
與此處所說的相反,很多人會認為修時應不分別、不思惟才好,心不能著境,染污的
境、清淨的境都不著,心什麼都不想。
然而經論說要找境來修。修止時,是看過所緣後,再將其在內心中呈現,無論如何,
都是找一個東西來觀。修止時是要阻擋念頭,但是阻擋念頭,與找所緣境來觀不一樣,我
們是既要找境(尋求安住於善所緣境),也要阻擋念頭(安住一善所緣境之後不分心)。
【(二)止的自性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
所緣於心中呈現後,讓它相續不斷(前一剎念的心念安住於所緣,後一剎念的心念也
繼續安住所緣,如此前念安住、後念亦繼續安住的相續不斷)。但是有一個條件:內心在
沒有昏沉與掉舉的情況下,相續作意(內心去除沉掉,相續作意於原先所抉擇的所緣)。
也就是,剛開始修止時,仍有昏沉與掉舉,但是儘量控制,最後沒有昏沉與掉舉仍能
相續不斷作意。
【(三)修止之量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心離沉掉而住於所緣,起身輕安及心輕安,就是止。宗喀巴大師於後文會解釋身輕安
、心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的相狀。
以上說明整個奢摩他自性。
依藏文白話說是:「修止的人,一個人到偏僻處禪坐,自己的心向內安住,緣以前聽
聞所聞義,對所聞義善思惟後的其中一法,緣彼作意,使其呈現,並使作意的心不被昏沉
與掉舉破壞,使相續一直作意下去,直到身輕安與心輕安產生,即得止。所以菩薩應依此
方式尋求止。」
舉例來說,整個三士道是所聞義,聞過、思惟過暇滿,在暇滿中選八暇十滿中的「生
人中」作為所緣。因為要修出止不能有多所緣,所以只選一個,如選「生人中」來修。
選定之後,就讓其在內心中呈現,相續不斷,且內心不能被昏沉與掉舉牽著走,這就
是修止。一再重覆,直到產生身心輕安之樂,即得止。
【義謂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等義為所緣境,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
不散亂,故心於境能任運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所有喜樂,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內攝
其心不散所緣即能生起,不要通達諸法真實。】
於所了解的十二分教中選五蘊,再從其中選出一個,如色蘊(例如佛像,佛像是色蘊
),作為修止的所緣境。後以正念、正知,令心於所緣境上,一直安住而沒有昏沈、掉舉
,達想安住多久就可以安住多久,產生身心輕安之樂,如此的定也就是止。
(註:觀佛像,如《大寶積經》云:「爾時,大精進菩薩(釋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薩道
時),持畫疊像,入於深山,寂靜無人禽獸之間,開現畫像,取草為坐,在畫像前,結跏
趺坐,正身正念,觀於如來。」)
這是將心收攝於所緣境上,且令心不散亂,就可以生起,不需要懂空性。
「十二分教」:十二分教包含一切佛經。是以戒、定、慧分三藏,講說的內容若是以
戒為主,即是戒藏,如四分律;以定為主,即是定藏,如《現觀莊嚴論》與道次第的內容
;以慧為主,是對法或論藏[1],如《俱舍論》。
八萬四千法門是從對治貪、瞋、癡分,其中對治貪、瞋、癡各二萬一千種,對治三者
和合者二萬一千種。十二分教是另一種分類,以長行等十二個項目來分,是三藏的再細分。
「隨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蘊[2]等義為所緣境」:此處是於十二分教中選出一個,
但是格魯派比較會選世尊像作為所緣,這與緣起有關,也為了修歸依、發心等,寧瑪派則
會選蓮花生大士像,總之,選什麼為所緣都可以。
若觀的是佛像,最好是立體的。剛開始時用眼睛好好地看,看清楚後,睜眼、閉眼都
可以,在內心想剛才觀的世尊,不能讓其跑掉。也就是,此時所觀的不是外在的世尊,而
是內在的世尊(內心當中呈現世尊佛像的影像、義共相),且在沒有昏沉與掉舉之下使其
延續下去。修行當中如果累了就休息,之後再觀時,修的所緣境不要換,仍須讓心安住於
內心的佛像上。
選擇獨處空間這些內容很重要,我們看上去會覺得沒有什麼,就不去留意。西藏有諺
語:「上師的言教,因為容易,會留在上師的口中」、「書本中能了解的,容易留在書中
」,因為我們會特別注意困難處,就忘失了容易的地方。
談到修止時,說要擇一僻靜處、身要如何、心要如何等,我們會覺得這些都很簡單,
反而忽略它,其實這些是基本條件。[3]
>>>>>
註:
[1] 論藏不是論著。不以戒、定、慧分,而以經、律、論分,說論藏是論著,是後人的解
釋。
[2] 五蘊有色、受、想、行、識,如此排序是因為我們對色法,如房子、車子等,執著較
受蘊等強,所以色蘊排第一,接下來是受、想、行蘊。識蘊排最後的原因是因為它是
根本,不是因為執著小。
[3] 經論對讀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唐.玄奘法師譯):
「佛告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
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即十二分
教)。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第六意知),內
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去除昏沉與掉舉相續安住所緣),起身輕安及心輕
安,是名奢摩他(即止)。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奢摩他即止、觀當中的止)。」
佛陀在《解深密經》說修習止觀時要獨處空閑,擇一僻靜處,一個人到偏僻處禪坐。
這一點在經典中,處處宣說這個道理。如《雜阿含464經》: 「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
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止、觀)專精思惟。」
經中常記載,聞思修的次第,佛弟子先聽聞思惟佛陀宣說的教法後,獨自一人到僻靜
處,以先前所聞世尊的教法為所緣來修習止觀,如《雜阿含61經》:「彼比丘聞世尊說合
手聲譬經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