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94

作者: ykkdc (ykk)   2022-12-29 20:54:25
摘自:《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造論/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彼修何道而斷煩惱?
如《聲聞地》云:「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
。何等為七?謂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
最後作意是證離欲根本定時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修世間道,是用七作意對治煩惱: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
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欲界的煩惱可分為九品,如貪,有大中小之分,其中又各有三,即有大大、大中、大
小、中大、中中、中小、小大、小中、小小。
色界、無色界每一地各九品,所以三界共有八十一品煩惱。
是從大的煩惱開始斷。
開始觀修粗靜相後,某一次入定,如太陽趕走黑暗般將煩惱斷除,當下是世間的無間
道,確定煩惱不再生起是世間的解脫道。
也就是,在趕走大大的煩惱前,已經觀修粗靜相很久了。
第一個世間的無間道能無間引發它的解脫道,但要產生第二個世間的無間道,中間可
能會歷時很久。
有九個世間的無間道、九個世間的解脫道,第九個世間的解脫道—斷除全部九品煩惱
—是正禪,前面九個世間的無間道、八個世間的解脫道都屬於近分禪。
九品煩惱—大大、大中、大小、中大、中中、中小、小大、小中、小小,對應七作意
是:
大的煩惱﹙大大、大中、大小﹚由三個世間的無間道、三個世間的解脫道對治,這六
個是遠離作意。
「遠離作意」有初遠離之意,也就是從此才開始對治煩惱。
中品煩腦﹙中大、中中、中小﹚由三個世間的無間道、三個世間的解脫道對治,這六
個是攝樂作意。
小的煩惱﹙小大、小中、小小﹚是由加行究竟作意對治,但是加行究竟作意只有五個
:三個世間的無間道、二個世間的解脫道。
當以最後的世間的解脫道斷除小小煩惱時是加行究竟果作意。
攝樂作意對治中品煩腦,所以修觀察作意時,已經斷了中品以下的煩惱。此時,行者
為了測試自己是不是真的斷除貪等,會特意去觀察,觀察的結果,發現自己仍會產生煩惱
,就知道小品煩惱未斷除,所以會再努力修粗靜相。
當生起對治小品煩惱的世間無間道時,即達加行究竟作意。
了相作意是得止後開始觀修粗靜相,「了相」是別別了解粗靜各種相狀。了相作意時
只是隨順的觀,當達到止觀雙運時是勝解作意。
勝解作意時,雖然能用止觀雙運來觀修粗靜相,但是尚未能對治煩惱,當可以對治煩
惱時是遠離作意。
這個過程,若所斷是欲界煩惱,前六個是初禪近分禪,最後一個是初禪正禪。
從初禪到二禪的情況也一樣,會用二禪的近分禪對治初禪的煩惱,第九個世間的解脫
道是二禪正禪。
以此類推至有頂(即非想非非想天)。
有頂因為是三界最高的地,所以無法再用觀粗靜相的方式斷有頂煩惱,要用出世間道
斷除。所以用世間道斷煩惱,總共是斷七十二個煩惱。
所謂「用世間道斷煩惱」是壓伏煩惱,不是從根斷除。
另外,世間道也不是對治全部的煩惱。所以用世間道斷煩惱,有斷不乾淨及所斷範圍
有限的過失。
【若此非由修無我義而斷煩惱,為決擇修習何義而斷煩惱耶?
雖由此道亦伏欲界餘惑現行,然唯說名離欲界欲,故主要者,謂由修習欲貪對治而斷
煩惱。
其欲貪者,此為貪欲五種欲塵,故能對治是於欲塵多觀過患,違貪欲相而善修習,由
此能於欲界離欲。】
修世間道不是修無我而斷煩惱,那是修什麼斷煩惱?
用世間道能斷煩惱現行。因為嗔、我慢等與貪有很大的關係,對治貪,嗔、我慢等也
會沒有,所以是以對治貪為主來對治煩惱。
三界都有其所貪,欲界是貪外在的五欲,上二界是貪內在。由觀五欲過患來對治欲界
煩惱。
【此雖無倒了解諸欲過失及初靜慮功德而有堅固了相定解,若先未得正奢摩他,隨久
觀修此二德失,然終不能斷除煩惱。
又,雖已得正奢摩他,若無明了觀察,隨修幾久,亦定不能斷除煩惱。
故須雙修止觀方能斷除。此一切伏斷煩惱共同建立。】
總之,一定要先得止,沒有止,再怎樣想欲界好、色界不好,都無法斷煩惱。
又,有止卻不修觀,也無法斷煩惱。
所以,無論是根本斷除煩惱或壓伏煩惱,都要雙修止觀。
以下說明七作意。
(...待續...)
>>>>>
[1] 《解深密經》(唐.玄奘法師譯):
「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
他』(止)、『毘缽舍那』(觀),所得之果。」
[2]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法師譯):
「修奢摩他(止)故,修毘缽舍那(觀)故,能斷煩惱。…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
,亦由麤重縛,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3]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法師譯):
「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
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獲得初禪近分定正奢摩他所攝唯止之後,經由七作意斷除欲界煩惱獲得初禪正行定。
七作意當中,前六個屬近分,第七個不是近分,因為第七個已獲得靜慮正行定(根本住)。
得初禪近分奢摩他的止之後,還要修觀,最初的觀即了相作意,當獲得勝解作意時成
辦止觀雙運,獲得止觀雙運毘缽舍那的勝觀,才能對治煩惱,獲得遠離欲界煩惱的功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