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菩薩戒「發心儀軌」13 什麼是佛的四身?

作者: ykkdc (ykk)   2023-03-16 13:19:09
摘自:圖滇悲桑格西開示集要__什麼是佛的四身?
轉自:http://index.geshetp.com/index.php/quesion/qa02/3/1249/1249
問:今天聖座(尊者達賴喇嘛)在「咐矚諸菩薩」這部分講得很詳盡,請格西再講一次。
答:《金剛經》裡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矚諸菩薩」中所謂的「咐矚」,
若以概略的方式解釋,我聽到聖座(尊者達賴喇嘛)的解釋是:佛陀為菩薩們開示「
佛四身論述與成辦方法」的教授,並把這樣的教授咐矚給菩薩們。
佛的四身分別是:自性身、智慧法身、報身與化身。
「自性身」指的是自性清淨的那一分,它是一切遍智(即佛陀內心意識)的法性(即
一切遍智的心識本質自性空的那一分法性),又稱為「自性清淨身(註1)」。
「智慧法身」指的是一切遍智本身(即佛陀內心一切遍智的意識本身)。
「報身」指的是,一切遍智的體性,顯現成為只有清淨眷屬才能看得到的色身行相。
能夠直接在報身佛面前聽聞佛法者,只有聖者菩薩而已,但今天聖座講到這裡時的用
詞是「報身的自在眷屬,唯有聖者菩薩」,我不很清楚為什麼聖座要加上「自在」二字,
有可能是「直接」與「間接」的差別。總之,只有聖者菩薩才能親自見到佛的報身說法。
「化身」指的是對業淨與業未淨的凡夫所顯現的行相。
佛,以法身為基礎而顯現的身,包括報身、以及對業淨與未淨凡夫顯現的化身。
(註:佛陀以內心意識自性空的自性法身為基礎,並且以大悲心為動機,由一切種智
的意識為增上緣,觀待所化機因緣成熟,展現報身、化身的意生身,隨宜利益有情。)
只要我們業一清淨,馬上就可以見到佛的殊勝化身。由此可知,佛在兩千五、六百年
前示現的殊勝化身,從出生到圓寂的這些行誼,從大乘的觀點來看,都只是佛行事業而已
,事實上佛已不再有生與死。
一切有情都擁有「唯明唯知的心(註2)」。這樣的心,一切有情原本都有,它沒有
開始,也沒有終了。
當我們以「觀擇真實性的理智」去觀察這個唯明唯知的心時,它是「自性空」;當以
「觀擇世俗的理智」去觀察時,心是存在的。
由此可知,心的自性有兩面,即世俗與勝義二諦。
平常聖座會用以下的譬喻來說明:就像同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面般,世俗諦與勝義諦的
關係亦是如此。若以心為例子來說,那麼「唯明唯知的心」與「唯明唯知的心自性空」二
者的關係,就如同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面般。若以經論的用語來說,即「體性一、反體異」。
我們在本來都有的唯明唯知的心上,加上了所知障、煩惱障、罪障等種種厚重的障蔽。
但是只要有一天,我們把這些心上的垢障全部都去除,當心的法性能夠展現出來的時
候,它就是剛才所提到的「自性身」,我們唯明唯知的心識就成為能夠了知一切法的「智
慧法身」,在其上,若再加上只有在密咒乘中講的「與細微心識同在的細微風息」,從這
個最微細的色(心風)就能形成佛的色身。
從四身的論述可知,四身是我們可以獲得的,由此而開展出「種性」(佛性)的論述。
接著,我們就要問:為何成辦佛四身的方法(道)是智慧與方便?透過智慧與方便,
是如何把佛四身成辦起來的呢?
要回答這問題,必須經過多年的學習,在這過程中,你愈去觀察,信心就會愈增強,
而且會愈覺得有味道。
…《2009華人請法團析釋》第一講2009.10.15…圖滇悲桑格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