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篇...)
摘自:《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6》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4-05
接著,講本論之「論文建立」,《現觀莊嚴論》中詳細廣解了八事。
但是,是什麼「八事」?對此如果沒有具體清楚知道,又作詳細廣解的話,可能會一
片混亂,講的人﹑聽的人都會一片混亂。為了避免混亂,下面將具體簡潔的講解八事,這
是「論文建立」。
下面以十五偈講述「八事」,並說「七十義」,這些講解完畢才會詳釋《現觀莊嚴論
》。開示講完「所詮﹑需要﹑極需﹑關聯詞」後,為使所化機能輕易了悟﹑見到論義,故
將論義加以分類,能使聽聞者﹑說法者心無混亂;以十五偈略示﹑廣說波羅蜜多之總體。
接著看本文的建立:
請看文,「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
至尊彌勒將《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內容,以八事作宣說。「般若波羅蜜」是《廣中略
三部般若經》,內容非常廣泛,談到對境﹑有境﹑一切諸法,全部含攝在八事中作宣說。
「正說」的「正」是捨棄增益﹑損減之意,如理如實﹑清楚宣說。既然要以八事正宣
說,那麼,「八事」是什麼?
請看文,「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
「徧相智」是一切種智或相智。「道智」是菩薩之道智。「一切智」是基智,聲聞﹑
獨覺之智。
佛為何稱聲聞﹑獨覺之智(道)為「一切智」的理由先前已說過了。藏文「一切相智
性」的「性」是唯有之意。
請看文,「圓眾相現觀,至頂及漸次,剎那證菩提,及法身為八。」
「圓眾相現觀」即第一加行「圓滿一切相加行」是菩薩智。菩薩智和「圓滿一切相加
行」同義。
依據獅子賢之密意,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然而,「般若波羅蜜多」的命
名處(聲),有四:
(1)「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即《廣中略三部般若經》﹑(2)「道般若波羅蜜多」即菩薩
智,(3)「果般若波羅蜜多」即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4)「自性般若波羅蜜多」即空性。
稱呼《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為「歇欽仁波切(般若波羅蜜多大珍寶)」,這只取名如
此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
以前也講過,三智是般若波羅蜜多,獅子賢也常提到般若波羅蜜多,實際上,真正的
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道智﹑基智不是般若波羅蜜多,然而此二是「道般若波羅蜜多
」。
「至頂」即第二加行「頂加行」,也是菩薩智。此雖然也是菩薩智,但其範圍和「圓
滿一切相加行」有寬窄之別,「圓滿一切相加行」涵蓋一切,範圍比較廣。資糧道沒有「
頂加行」,「頂加行」是從加行道暖位起至十地之間才有。
「漸次」即第三加行「漸次加行」,也是菩薩智,它的界限是從資糧道起至續流最後
際之前。「續流最後際者」是下一剎那即將成佛的菩薩,其心續中沒有「漸次加行」,續
流最後際的時間很短,再過去就成佛了。
「剎那證菩提」即第四加行「剎那加行」,第二剎那即將成佛,是十地菩薩智。
十地菩薩分為三類:初登﹑一世得﹑再一剎那的十地菩薩。再一剎那的十地菩薩是即
將成佛的菩薩,再過一剎那就現證圓滿菩提,迅速成佛。
「法身」即「法身」是佛。
「為八」,彼等共八事,到此是「略示」。
「廣說」詳細解釋將從第一事「相智」﹑第二事「道智」﹑第三事「基智」﹑第四事
「圓滿一切相加行」…,在一一事中詳說八事。
簡言之,「三智」已講了很多,「四加行」唯菩薩智,菩薩才有,佛也沒有,未入道
者也沒有﹑聲聞獨覺也沒有。法身唯佛才有。
「四加行」只是取不同名字而已,其實都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全都是菩薩智。菩
薩智全都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外沒有菩薩智。
(...待續...)
>>>>>
[1] 從此處開始,要正式開始《現觀莊嚴論》的正說:「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
八事即:三智、四加行、果法身(3+4+1)。八事再開展七十義宣說。
其中,四加行是菩薩智:圓滿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
(有時候會聽到四加行:人身難得、死亡無常、業報因果、輪迴過患。不是這個。)
[2] 修行要了解界限,比如,此處提到八現觀當中,四加行的界限
1.圓滿一切相加行:從入大乘道第一剎那到大乘有學道續流最後邊際。
2.頂加行:從證得大乘道加行道第一剎那到大乘有學道續流最後邊際。
3.漸次加行:從入大乘道資糧道第一剎那到大乘十地最後際剎那之前。
4.剎那加行:即十地最後際亦即大乘有學最後際,亦即有情最後邊際。
(又如,三十七道品當中四念處的界限從三乘道第一剎那到佛果無學位心續中都有)
[3] 本文提到,「般若波羅蜜多」的命名處(聲),有四:(1)「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即
《廣中略三部般若經》﹑(2)「道般若波羅蜜多」即菩薩智,(3)「果般若波羅蜜多」
即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即佛果法身的相智),(4)「自性般若波羅蜜多」即空性。
其中,(4)「自性般若波羅蜜多」即空性,義同自性涅槃。如「涅槃」的命名處(聲)
有四:自性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其中,自性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真
正的涅槃是無學道的滅諦,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是無學位聖者心續中的滅諦,
其中佛的無餘涅槃也是無住涅槃,佛的無住涅槃是唯證佛果法身斷盡所知障才有的滅諦。
[4] 本文提到,以十五偈略示、廣說波羅蜜多之總體。佛典常見略示、廣說,例如,講述
十二緣起支當中,以"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略示之後,以"緣無明而有行…"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