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達賴喇嘛尊者常說,要注重第六意知的覺知,而不是只注重前五根識的感官覺知。
: 佛教修道,主要以我們身語意三門當中內心的意知修道,以意知為主,如佛說:「發
: 意欲求佛果菩提者,當發菩提心」內心意知發起菩提心入大乘道後,內心意知的智慧經過
: 五道十地的道次第,最後內心意知成就一切種智的正等覺即成佛。又如大乘修行六度,布
: 施是意知思惟捨、持戒是意知思惟守護、忍辱是意知思惟不瞋恚等..這些意知也都是道。
補充:我們的身語意當中,修行是以意知為主
摘自:2020年6月7日 達賴喇嘛尊者通過視頻會議與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年輕人進行線上互動
當今世界過多地關注物質,卻忽略了內在價值。以心理學而言,現代教育或當今世人
只關注感官覺受,並不關注第六意識。要去體會第六意識的話,就得忽略眼、耳、鼻等感
官的覺受,這是依據奢摩他(止/禪定安止),還有毘婆舍那(觀/智慧勝觀)——觀察
修,這兩者(止、觀二者)都屬第六意識,而不是感官覺受。
當今社會都是以物質為主,從現在起,我們更應多加關注內在的價值。首先應去關注
的點是,內在的第六意識。
>>>>>
[1]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發意欲求佛菩提者,當發菩提心。」
佛典常提到,初發意菩薩、久發意菩薩,初發意菩薩是內心意知初發菩提心的菩薩,
內心意知發起菩提心入大乘道,最初入大乘道即入大乘資糧道,此時內心意知是資糧道。
一位有情內心意知發起菩提心入大乘道,這位有情就取名為菩薩。入大乘道的菩薩當
他的內心意知進一步獲得空正見(了解實相智慧)的比量時,就從資糧道下品轉為資糧道中
品,進一步的,當內心意知獲得空正見的奢摩他(止)時,就從資糧道中品轉為資糧道上
品,進一步的,當內心意知獲得空正見的毗婆奢那(觀)時,就從資糧道上品轉為加行道
,內心意知由加行道空正見的止觀雙運串習,最後意知獲空正見現量時即證見道,見道時
內心意知斷遍計我執,進一步修道斷俱生我執,最後獲佛果無學道時意知成就一切相智。
如是,如尊者說心經咒語顯示的道次第,即我們內心意知由五道的道次第成就佛果菩提。
[2] 本文尊者提到,我們更應多加關注內在的價值,首先應去關注的點是內在的第六意識
尊者呼籲世人應多注重內心的價值,例如,慈心、悲心都屬於第六意知,屬於第六意
知的價值,而不是只關心前五根知的感官世界,然而,現代太注重眼耳等前五知的感官。
佛說「發意欲求佛菩提者,當發菩提心」菩提心的發心屬第六意知,善待他人、為他
人著想的慈悲心屬第六意知,空正見的智慧屬第六意知,思惟輪迴過患、人身難得、念死
無常等屬第六意知,六度般羅蜜--布施是意知思惟於捨、持戒是意知思惟於守護、忍辱
是意知思惟於不瞋恚、精進是意知思惟於歡喜趣入善法、禪定是意知修定、般若是意知修
慧。又,心心所當中,如五十一心所提到,第六意知的慚、愧、無貪、無瞋等十一種善心
所。總之,佛法以內心為主要,即身語意當中以意知為主要,如聞思修三慧屬意知、戒定
慧三學以意知為主,具有斷除煩惱障的意知者為阿羅漢,具有斷除所知障的意知者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