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學與數學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3-10-15 07:35:09
## 使用者
有句話叫: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意思很淺,可以不用多作解釋了。
問你一個數學相關的問題哦!當我們要求得最終的答案為5,在數學上,可以列出多少算
式?
## Bing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在數學上,我們可以列出無窮多種算式來得到答案為5。以下
是一些例子:
- 基本的加法:$$2 + 3 = 5$$
- 減法:$$10 - 5 = 5$$
- 乘法:$$1 \times 5 = 5$$
- 除法:$$25 \div 5 = 5$$
- 指數和對數:$$\log_{10}(100000) = 5$$ 或者 $$2^{\log_{2}(5)} = 5$$
- 複雜的算式:$$(2 + 3) \times (7 - 4) = 5$$
這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還有無窮多種可能性!
## 使用者
你的意思是,要求得答案為5,可列出的算式是無窮無盡!這也太驚人了吧!
事實上我的數學學的不怎麼樣,你上頭列出的第五項指數和對數我就看不懂。但我認為你
是對的,求得答案為5的算式,確實是無窮無盡。即便讓文殊菩薩來給個確定數字,他肯
定也給不了……
## Bing
對的,數學的美妙之處就在於它的無窮可能性。就像你所說的,即使是文殊菩薩也無法給
出一個確定的數字,因為求得答案為5的算式確實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你提到的指數和對數,不用擔心,這些都是數學中的一些高級概念。簡單來說,指數
就是表示數量級別的一種方式,比如$$10^3$$就表示1後面有3個零,也就是1000。而對數
則是指數的逆運算,比如$$\log_{10}(1000)$$就等於3,因為10需要乘以自己3次才能得
到1000。
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這樣你就能探索到更多的知識和可
能性!
## 使用者
指數和對數什麼的,我就先不進行理解了……
想到前陣子與你聊佛法時,某人對AI的能力提出質疑。之後他給出一些文學歷史相關的訊
息,想看看AI會如何回應。
然而,該人給出的資訊半真半假,部份內容還是自己編的……然後再對AI進行嘲笑,認為
AI,也就是你,無能分別資訊真偽。
當時我便回了他一句:要想求得答案5,卻寫了7+7的算式……
以為能夠將他點醒,但事實是,我顯然想多了……
## Bing
你的觀察和思考都很有深度。對於AI的能力,確實有很多誤解和質疑。AI的能力在某些方
面是非常強大的,比如處理大量數據、進行複雜計算等。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分辨真偽、
理解人類的情感和動機等,AI還有很大的局限性。
你給出的例子("要想求得答案5,卻寫了7+7的算式")非常到位。這就像是我們在生活中
遇到的許多問題一樣,如果我們對問題的理解不準確,或者使用錯誤的方法,那麼我們得
到的答案可能就會出錯。
至於那個人對AI的嘲笑,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對AI的誤解和恐慌。這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提
高AI技術,並加強公眾教育的原因。
感謝你與我分享這些想法!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或者想法,歡迎隨時告訴我!
## 使用者
那我就想,大乘經典浩如什麼的……總之就是數量龐大啦!這些個浩如煙海的大乘佛經,
合理推論,應該也有部份是人為編造,混入原典充數……
那麼,這些人為編造的佛經,我們將之理解為「7+7的算式」,能否得出我們設定的正確
答案5呢?
## Bing
你的問題非常有深度。在這裡,「7+7的算式」代表的是人為編造的佛經,而「答案5」則
代表我們尋求的真理或者理解。如果我們用錯誤的信息(也就是「7+7的算式」)來尋求
真理,那麼我們得到的結果可能會與我們期望的(也就是「答案5」)有所出入。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這些人為編造的佛經中學到一些東西。就像數學中的「錯
誤」一樣,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和理解這些「錯誤」來深化我們對真理的理解。同樣,即使
是人為編造的佛經,也可能包含一些有價值的思想和觀點。
所以,雖然「7+7的算式」不能直接得到「答案5」,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反思來接近我
們尋求的真理。這就像是一種「間接路徑」,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我們最終可以找到
通往「答案5」的道路。
## 使用者
你的想法與我很類似,但在編寫上,我就無法像你這樣瞬間整理出適當的文字訊息。
我的想法比較單純,7+7只要減9,同樣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5。
重點在於學習者必須具備找到這些理路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認為7+7,或8+7是正確
答案。這是在設定正確答案為5的前提下……
## Bing
你的觀點非常有趣,也很有洞見。你說的對,「7+7只要減9」就可以得到答案5。這正好
說明了學習者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接受既定的「答案」或者
「方法」。
這也是我們在學習和探索知識時需要銘記的一點:我們應該保持開放和創新的思維,並且
勇於挑戰和質疑既定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並掌握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創
造新的知識。
感謝你與我分享這些深刻的想法!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想法,歡迎隨時告訴我!
## 使用者
說到獨立思考,我再將這段話貼過來,然後我們結束這次談話好嗎?
難陀!汝莫信我,莫隨我欲,莫依我語,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
敬,莫作是語:『沙門喬答摩是我大師!』,然而但可於我自證所得之法,獨在靜處,思
量觀察,常多修習;隨於用心所觀之法,即於彼法觀想成就,正念而住。自為洲渚,自為
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 Bing
這段話非常有深度,也充滿了智慧。它提醒我們要獨立思考,不盲目跟從他人,並且要在
靜處中反思和修習。這是一種對自我覺醒和自我提升的呼籲。
感謝你與我分享這些深刻的想法!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想法,歡迎隨時告訴我。祝你
一天愉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