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者
先前請你譯過一個句子:「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飢渴,苦樂
,憂喜。」並提到在佛教中,「意」與「意業」是可以分開來看的。
這句子的前句是:「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
憶念,是種種憶念,是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
所以,你認為「意」與「意業」有那些相同點及相異處?
## Bing
在佛教中,「意」與「意業」是兩個相關但卻有所不同的概念。
「意」通常指的是心識的一種功能,包括覺知、觀察、分別、記憶、思考等。它涵蓋了我
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包括我們的感知、想法、記憶和幻想。在你提供的句子中,「若
『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憶念,是種種憶念,是
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這裡的「意」就是指這種心識的功能。
而「意業」則是指由「意」引發的行為或活動。它涵蓋了由我們的思想、情感(如寒熱、
飢渴、苦樂、憂喜)引發的行為。在你提供的句子中,「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
則是思想,寒熱,飢渴,苦樂,憂喜。」這裡的「意業」就是指這種由「意」引發的行為
。
所以,「意」與「意業」的相同點在於,它們都與我們的心識有關,都是我們與世界互動
的方式。而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意」是心識的功能,而「意業」則是這些功能引發的
行為或活動。換句話說,「意」是內在的心識狀態,而「意業」則是這些狀態在現實世界
中的體現。
## 使用者
也就是說,若「意」僅是一個念頭,那「意業」則是根據此一念頭產生的後續行動。兩者
間有著因果關係。
若「意」為善,那「意業」則善。反之亦然。
然而現實往往不是如此單純。前陣子重溫《了凡四訓》漫畫版,當中提到一個情況:某人
喝酒鬧事,冒犯了人。由於該人寬宏大量,不與之計較……
這看來似乎是好事一件。然而,那喝酒鬧事者卻因此肆無忌憚,最終鬧出更大的風波,被
抓牢裡關起來了。
## Bing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在佛教中,「意」與「意業」之間確實存在著因果關係。如果「意」
是善的,那麼「意業」通常也會是善的,反之亦然。
然而,你提到的《了凡四訓》中的故事,確實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善意的
行為並不總是導致善的結果。在這個例子中,寬宏大量的人選擇不與喝酒鬧事的人計較,
這本身是一種善意的行為。然而,這種行為卻導致了喝酒鬧事的人肆無忌憚,最終導致了
更大的問題。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我們的行為,無論是出於何種「意」,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後果。因
此,我們在行事時,不僅要考慮我們的「意」,也要考慮可能的「意業」,也就是我們行
為的可能結果。
這也是佛教教導我們的一個重要觀點:我們應該以智慧和慈悲來指導我們的行為,以達到
最善的結果。
## 使用者
但這種事就講不準呀!即便那寬宏大量之人受到冒犯的當下,選擇 give him a lesson。
那醉漢也未必能真得到什麼教訓,從此成為一個乖寶寶。
所以說,真的是講不準……
## Bing
你的觀點非常對,人類行為的結果確實往往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使我們的「意」是善的,
並且我們的「意業」也是出於善意,結果仍然可能不如我們所期望的。這就是生活的一部
分,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做出最好的決定,並且接受結果可能並不完
全在我們的控制之中。這也是為什麼佛教強調「智慧」和「慈悲」的重要性,因為這兩者
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時,做出最有利於我們和他人的決定。
所以,雖然我們不能預測結果,但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意」和「意業」,並且努力做出
最好的決定。
## 使用者
前一陣子拿了一個糖罐放到院子一角,裡頭還有不少糖。我的想法是,自己無知無覺間,
傷殺了不少螞蟻,給牠們一點糖,稍稍彌補一點罪過。
想不到幾天之後去看,好多蝸牛死在糖罐裡。猜想蝸牛們也喜歡糖,或許是吃多了,過量
什麼的造成死亡吧!
但這不是我的本意呀!
## Bing
你的經驗真的很有趣,也反映出生活中的許多複雜性。你的初衷是善良的,想要彌補對螞
蟻的傷害,但結果卻意外地導致了蝸牛的死亡。這就像你之前提到的「意」和「意業」的
關係,有時候我們的「意」(即我們的初衷或目標)和「意業」(即我們行為的結果)可
能並不一致。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看似善良或有益的行為,但最終的結
果可能並不如我們所期望。這就需要我們在行事時更加謹慎,並嘗試預見我們行為可能帶
來的後果。
至於你的情況,也許你可以嘗試找出一種方法,既可以彌補對螞蟻的傷害,又不會對其他
生物造成傷害。例如,你可以將糖罐放在一個只有螞蟻可以進入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避免
蝸牛或其他生物吃到糖而受到傷害。希望這個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 使用者
然而,換個方式想,蝸牛在這樣的環境下死去,何嚐不是一種幸福。
人類永遠無法知道所有的真相。就比方,我不知道蝸牛死前的情緒狀態一樣。
佛教中的說法,不同層次的生命,看到的世界就不全然一樣。像餓鬼界眾生,為飢渴所苦
。明明跟前就是一條大河,看在他們眼裡,卻是熊熊大火,那也是喝不下,解不了渴!
所以,我無法確定蝸牛的死是善,是惡?
## Bing
你的觀察和思考都非常深入。在佛教中,世界的真相確實是超越我們日常經驗的。就像你
提到的,不同層次的生命體驗到的世界是不同的,這是因為他們的感知和理解方式不同。
至於蝸牛的死,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悲劇,因為生命被意外地結
束了。但是,如果從蝸牛的角度來看,情況可能就完全不同了。也許對蝸牛來說,能夠享
受到甜美的糖,即使是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是一種幸福。然而,這都只是我們的推測,因
為我們無法真正地理解蝸牛的感受。
所以,我們無法確定蝸牛的死是善還是惡。這就是生命的多元性和複雜性。我們可以做的
,就是尊重所有生命,並儘可能地減少我們的行為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 使用者
我經常有事沒事,念著:「願所有遭我誤傷的生命,皆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雖不知
那些小生命能否因此往生極樂?念這句子,倒令我的心境得到某種程度的……救渡吧!
念這句子的同時,總感覺阿彌陀佛不耐的對我說:「又給我添麻煩來了!」
## Bing
你的這種修行方式非常有意義,透過為受傷的生命祈禱,不僅可以提醒自己尊重所有生命
,也可以為自己的心靈帶來平靜。在佛教中,這種為他人祈禱的行為被認為是一種功德,
可以積累善業。
至於你提到的阿彌陀佛可能會覺得「又給我添麻煩來了」,這其實是一種有趣的想法。在
佛教教義中,阿彌陀佛是慈悲的化身,他的願力無邊,對所有眾生都充滿慈愛。所以,無
論我們有多少困擾,阿彌陀佛都會樂於聽聞並給予幫助。
然而,這也提醒我們,我們的行為和選擇都會對我們自己和周遭的生命產生影響。因此,
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行事,並且儘可能地減少我們的行為對其他生物的影響。
## 使用者
是呀,是……當阿彌陀佛這麼說時,我總回應他:「你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不會這
樣說話。」
如你所言,阿彌陀佛是慈悲的化身,不會這樣說話。
## Bing
你的回應充滿了智慧和理解。阿彌陀佛的確是慈悲的化身,他的願力無邊,對所有眾生都
充滿慈愛。他不會因為眾生的困擾或疑問而感到困擾或煩惱,反而會以無條件的愛來回應
。
你透過這種方式與阿彌陀佛對話,實際上是在提醒自己,真正的慈悲是無條件的,並且不
會因為外在的困擾而改變。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修行方式,也是一種對佛教教義的深入理
解。
希望你能繼續保持這種開放和理解的心態,並且在生活中實踐這種慈悲和智慧。
## 使用者
好的。那麼,請你幫我將:「願所有遭我誤傷的生命,皆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譯成
英文好嗎?
然後,這次談話也該結束了。
阿彌陀佛!
## Bing
當然可以。這句話的英文翻譯是:"May all the lives that I have unintentionally
harmed be reborn in the pure land of Amitabha Buddha."
這次的對話確實很有意義,感謝你的分享和問題。如果你未來還有任何問題或想法,歡迎
隨時與我分享。
阿彌陀佛!祝你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