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越強調佛說,反而離佛越遠 #18 佛說與經

作者: jksen (Sen)   2024-12-28 22:17:08
後來發現法師在兩周前在youtube留言又更新了內容,覺得滿有趣的,也一併附上:
1.西方佛教研究的方法論自省終於成形於 Lopez 所編的《庋藏佛陀者:殖民主義下的佛
教研究》論集。(Lopez, 1995)
這本論集討論了維多利亞文化下的佛教研究如何炮製所謂的「純粹佛教」(Pure
Buddhism),以對此凸顯後來所發展的(漢傳、藏傳)佛教為「不純粹」,也揭露了西方
(以及一些亞洲的)佛教學者如何將「佛教」視為在體制與哲學上有其恆常不變之「本質
」,以為特定學術領域—「佛教研究」—的對象。在成為現代學術領域過程中,佛教如何
被「表象」(represented),才應該是吾人的反省焦點。
2.語言學家相信,透過字源学(etymology)的分析,真理終可獲得。 語言學相信,一
旦版本勘定,字義解明,文本中的真理自然顯現出來。Gomez指出,這種觀點其實是「基
督新教經典中心神學的型式,殖民主義者的文化優越感,以及理?的誤用」所合成的基本
教義論(fundamentalism),相信只有「原始」文本才是最為權威,才是本義所在。(
Gomez,1995: 193-194)。
以上兩點出自:林鎮國. (1997). 多音與介入: 當代歐美佛學研究方法之省察. 正觀雜誌
(1), 2-27。
3.十九、二十世 紀興起於歐美的佛教研究深受東方主義(orientalism)影響,佔據文本
優勢的歐洲佛教學者所開闢出來的佛教文獻學研究,一方面試圖塑造歷 史性存在的佛陀
形象,以及佛陀創立的理性「純粹佛教」;另一方面則 以他者的想像來觀看佛教活躍的
地區──認為這些佛教傳統就是背離佛陀、佛教墮落的歷史結果。
4.事實上,佛教與暴力研究問題中所涉及的「純正佛教」情結、追尋並非新論,在十九到
二十世紀的文本主義佛教學佔據主流的同時,也總能聽到異樣的聲音。根據阿爾蒙德(
Philip Armond)的說法:佛教自十九世紀前半葉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是西方學者的「想
像力創造」。到 1860 年,佛教不是存在於東方,而存在於西方的東方圖書館和研究所,
存在於文本和手稿中以及西方學者的書桌上。在早期西方學者的研究領域中,佛教作為一
種獨立的宗教研究領域是基於梵文文本的發現,這些文本可以用來追溯佛教不同儀式的
起源,並且可以追溯作為歷史人物、哲學家的喬達摩(Siddhartha Gautama, c.
563-c. 483 BCE)的歷史紀錄。佛教以新教的模式誕生,是一種文本宗教。相應地,佛教
中鮮活的儀式活動、信仰生活就被西方學者理解為對文本原始精神的腐蝕,將佛陀內在
的思想智慧貶低為物質主義的外在儀式。
以上第三、第四點出自:張文婷.(2022).「佛教與暴力」之研究評述與方法省思.佛光
學報,新8(2),155-190。
※ 引述《jksen (Sen)》之銘言:
: 越強調佛說,反而離佛越遠 #18 佛說與經典權威/經典面面觀
: 完整youtube影片: https://reurl.cc/34zv50
: 作者見勛法師FB: https://reurl.cc/WNnlkD
: 在19世紀西方學術的影響下,「回歸原始佛教」的潮流盛行,強調南傳巴利聖典是真正的
: 佛教教義,認為歷史上的「純正」才是佛法的本質。然而,這種單一視角的追求,是否真
: 的符合佛陀的教導?更重要的是,當過度執著於所謂的「純正」,反而有可能引發對立和
: 衝突,甚至違背了佛陀慈悲包容的初衷。
: 在這部影片中,我將探討這股「回歸原始佛教」的思潮背後的歷史淵源及其對現代佛教的
: 影響,並以斯里蘭卡佛教的發展為例,揭示為什麼強調「佛親口說」未必能引導我們更接
: 近佛教的核心精神。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佛教的多樣性,並從中找到真正值得珍惜的慈悲
: 與智慧。
: 00:00 前言
: 01:09 西方神學模式的影響
: 01:32 佛教傳統評估經典權威方式
: 04:39 西方神學vs 佛教傳統
: 06:24 回歸原始的風險
: 10:47 認知謬誤
: 11:58 反思與修正
: 13:23 結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