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ishileh (300松德 花酒崛起)
2019-01-26 20:59:34https://udn.com/news/story/7323/3615282
北市公車車內摔傷事故,近兩年度共433件、摔傷433人,老人占43.6%,而整體乘客摔傷
狀況又以沒握扶手在車內走動摔傷占最多,約39%;不過,去年乘客摔傷狀況增加最多的
卻是沒走動且握扶手者。
年後將加強搭車安全宣導
北市府公共運輸處表示,可能與乘客沒握緊、沒預期煞車等有關,過年後將與公車業者討
論加強乘客安全教育宣導。
近兩年度公車內摔傷事故,事故發生時的乘客狀態,以在車內走動沒握扶手的情況居多,
占170件,車輛則是司機為避免碰撞而緊急煞車的情況最多,占167件;摔傷事故好發在傍
晚5時到6時。
摔傷年齡層65歲以上最多
公運處也分析前年與去年車內摔傷趨勢與差異,除摔傷人數前年201件,去年增為232件外
,摔傷年齡層中占最大宗的65歲以上老人,也從前年82件增加到去年107件。
奇怪的是,乘客握扶手、不走動本該相較安全,但是車內沒有走動且有握扶手而摔傷的人
數卻從前年36件增加到64件,居乘客摔傷前狀況第二名;另外,而乘客摔倒位置則有逐漸
集中到公車中間門周邊的趨勢。
摔傷位置集中中間門周邊
公運處表示,摔傷位置集中中間車門周邊,應與前年下半年推動一車門一讀卡機有關,造
成選擇從中間門上、下車的乘客流量增加。
至於乘客沒走動且有握扶手而摔傷的情況增加,公運處分析事故影片時發現乘客即便有握
扶手,可能因拿取悠遊卡刷卡等情況,對車輛動態或緊急煞車沒有預警,或是手沒握緊而
摔傷。
針對摔傷事故數增加,公運處說,過年後將加強搭車安全宣導,例如利用車內跑馬燈或於
車內張貼文字提醒乘客隨時緊握扶手,透過司機宣導有空位就坐、下車先按鈴,公車停妥
後再離座下車等觀念,改變司機、老人及乘客對乘車安全的想法與習慣。
==================================
這樣就能改善?請鬼拿藥單。
作者:
kutkin ( )
2019-01-26 21:01:00車子在動,有扶手一樣翻車呀地板防滑比較實在
作者:
busgoer (巴士狗兒)
2019-01-26 23:00:00公車車型車內的地板早就有把防滑納入材質考量
作者:
lajji (喇機)
2019-01-27 08:55:00讓司機不要重踩煞車油門比較有用吧
改善司機的薪資福利與工作條件才有用啦,沒誘因誰要理你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9-01-27 11:20:00問題是很多汽車違反規則,如果減少汽車違反規則就比較不需要緊急煞車
作者:
robotcl (停停)
2019-01-27 11:51:00一上車連扶都沒扶 司機直接關門開走 當然會跌倒應該需要宣導的是請司機要乘客站穩抓穩坐穩後再開車 跟日本一樣 才比較安全 畢竟以後老人只會越來越多
作者:
atb (Transition)
2019-01-27 18:55:00宣導就做後開車,停穩後再起身下車,駕駛員和乘客能接受這乘車文化嗎?真的不知道台灣人在急什麼
作者:
kutkin ( )
2019-01-27 18:57:00你去問司機,算趟的,偷一分是一分
以後分成長者友善公車和一般公車好了公車如果都等所有乘客坐穩又扶好不能急加減速要增加多少行車時間?安全歸安全 但非老年人是能站穩的 而且比較趕時間
還有門神啊...有些一些硬是要站在門口、通道也不會讓的天兵,如果上下車動線順暢,其實停好再起身也不花太多時間...
日本式的壓榨式文化別動不動就要學,把我們每個人行車道德提升才是正道吧!日本人來台灣開車一樣出車禍不是嗎!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9-01-29 09:06:00從心出發的道德改革 是最知易行難的
薪資福利、工作條件與環境改善好,才有本錢談道德、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