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只要能拉住就有效果,本體的“材質”遠比連接方式更有差異,例如一樣Sienta,Summit的就跟Cusco很類似,SPR則是跟你貼的速霸陸差不多,但SPR用鋁合金,因此好像有比較多轉動空間的Summit,反而更硬,抑制側傾的效果更強至於你有在考慮的一體式,應該是從某個水果社團留出來的吧,我的Sienta第一隻拉桿就是這牌的,我只能說,三思…至於你所謂的方向盤精準度,我大概能理解你想說什麼,但方向盤打出來的角度,車體要能反應的過來,才有所謂的打哪指哪的操控體感,你如果真的想求方向盤的精準度,給你兩個關鍵,1)前下井字拉桿,2)方向盤制震墊,這兩個東西裝下去,你就會開始感覺到,方向盤很到位,但車子就是會有延遲的感覺,而且非常明顯,接著你就會開始回不去了…後下裝了就裝了,沒異音的話繼續用無妨,引擎拉桿裝台製的也還好,這東西的技術層面不高,沒要激烈跑山下賽道,普通用途有穩定效果就好單一結構桿和下井字,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結構桿只是再加強底盤剛性而已,下井字是連結車架及副車架,會讓兩者的浮動變小,方向盤打起來就不會有虛虛的感覺,但因為路感也會反饋上去,所以會覺得方向盤比較震,車頭會比較跳,如果沒裝制震墊,高速開久了會比較累如果要高速穩定的話,我建議還是先裝引擎室還有下面的結構桿,先把底盤的反應度提升,再看要往哪個地方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