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udjpw (TEDDY)
2014-11-04 12:42:19首先,先提一下關於用詞的不同
愛自己 = 做自己 = 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活著 = 滿足自己的欲望
為別人著想 = 有同理心 = 以大家最舒服的方式活著 = 降低自己的欲望
本文是以 愛自己vs愛別人 ,在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的確,這是個兩難的問題。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存在呢?
讓我們從慾望的角度來談起,人是一種動物,一種在自然界較為複雜的動物。
為何複雜呢?
little6的文章 : 培養自己的「狼性」。文章最後 "And it feels good to be a wolf,
doesn't it? Power without guilt. Love without doubt." 其實不是只有狼,"Power
without guilt. Love without doubt." ,絕大多數的動物都是如此,大概只有人會
"Power with guilt. Love with doubt."
解答就是 "罪惡感" 只要我們沒有了罪惡感,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愛自己vs愛別人兩者之間
如何取得平衡,我們只會愛自己,也就滿足自己的欲望,不可能降低自己的欲望。會有這
種現象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類已經脫離其他動物那種必須每天覓食求生存的環境。我們不太
可能會餓死,所以大腦可以去做其他動物不會做的事,有罪惡感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們
面臨了兩難的抉擇。
Dana說 "一.愛自己的人有原則"
很多人知道很多事情該做、不該做,但是卻不知道「為何該做、為何不該做」,而只是聽
從別人告訴他們的對與錯、好與不好來衡量事情。
要做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快樂藍圖」長什麼樣子,在這樣的藍
圖底下去制定自己與別人相處的原則。愛自己的人會去探索自己的喜好,不是別人告訴他
什麼該喜歡什麼不該喜歡,而是自己去體驗、嘗試、印證、思考、決定之後的結果。
我說: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所以最後做出了不同的行為表現,但這些行為不一定會讓我們
覺得快樂,但我們還是一直做。
要了解自己價值觀的方法就是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我要這樣做,為什麼我覺得那個狀態是好
的?
在問的時候要挑戰自己的極限,一直想如果有個例外,那你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嗎?
這個部份可以參考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用這樣的方式來釐清自己的價值觀
當你問的問題越多,妳越會發現很多是你從來都沒想過,都是別人跟你說,然後你就照做
而已。
(個人覺得這種思辨能力應該是在教育中就應該學會的,無奈台灣的教育並不重視這樣的
能力)
說說我自己體驗出來的一個例子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位什麼房間要有床? 沒有床會怎麼樣?
而我的體驗方式就是拿個睡袋睡在地上,體驗過後我的結論是其實房間沒有床根本就沒
差,只要有鋪東西就可以睡了。所以關於睡眠我的原則是只要在室內並且有保暖的東西就
可以睡了,這是我最基本的需要,至於其他東西都是多的,當然如果有那很好,但是沒有
也沒差。有床睡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
所謂的快樂藍圖就像Dana說的:"自己去體驗、嘗試、印證、思考、決定之後的結果。"
最後你的生活就會是理所當然的行為,會是一種很舒服很快樂的狀態,因為你知道這是逆
自己的選擇,妳的行為跟你的內心沒有衝突,妳也會很成熟去面對你選擇後的行為所造成
的結果。整個就是一體的,沒有任何矛盾。
Dana說:有原則的人有什麼好處?
1. 有原則的人會受人尊重
2. 有原則的人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正面
3. 有原則的人更會跟別人相處
我想說:這些好處是附帶的結果而已,並不是你的目標。千萬不要以達到這些目標為目的
的找出自己的原則,這會讓你陷入用這三點來反向思考自己的行為能不能符合這三點,變
成本末倒置。這就好像跑馬拉松的中途會有補給站提供水或是香蕉之類的。找尋快樂藍圖
或是自己的原則就是場馬拉松,香蕉就像這三點好處,你不是為了香蕉而跑馬拉松,除非
你是猴子 。
Dana說 二、愛自己的人是非常自私,同時也是非常無私的
我個人覺得很多人在做自己,都會想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
這裡給大家一個觀念,"人就是自私的,沒有無私的人" 不知道你同不同意?
自私(非常自私) :結果只有對自己好
比較不自私:結果除了對自己好以外也對一小群人好
無私(很不自私):結果除了對自己好還對超大群的人好
真正的無私:結果對自己不好會讓自己過的痛苦、不快樂,任何一點小小的成就感都沒有
,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也拿不到錢,但是對其他人是好的,而基本上找不到這樣的人。
沒有無私的人,他們只是不同程度的自私而已,就算是這樣,我想還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
自己是自私的。
因為你會怕被說自私,你覺得被說自私是有罪的,是很恐怖的。
但是為什麼你會怕自己自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有原則的人是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要使用多少自私,他依照自己的哲學會拿捏好自私的份
量。
他對自私沒有罪惡感,因為那是天生基因。只是一個選擇的結果而已。
上述所講的是已經修練完成體了
我想一定有人會問,要是因為太自私讓人際關係不好怎麼辦?
答案是,那就修正到你覺得最好的自私程度,會有那種感覺是因為你處在體驗、嘗試、驗
證的過程中。所以修正就好了。因為你還不是完全體,所以這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什麼
大家都會遇到,只是看你有沒有去修正讓自己變的更好而已。
Dana說關於"愛自己的人的付出是快樂的、是心甘情願的、並非交換的,他們知道他們的付出,
宇宙會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回饋給他們自己。如果他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自己好,即使
碰釘子,也不會因此產生怨恨,因為他們不是為了交換,不是為了從別人身上索取東西,
而是自己的快樂已經被滿足,所以能夠不求回報的給予,而這樣的心態就又會回饋給他們
自己更多。"
我覺得關於付出,你應該要有的觀念是,
"我高興給就給,管它的"
"我想的只有給這件事,其他的我不管"
宇宙真的會回饋嗎? 我個人覺得這是個機率問題。
妳給的越多,收到回饋"個數"會越多,但是機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回饋個數多,你就會給更多,然後回饋更多。
宇宙會回饋是一種很浪漫的說法,喜歡浪漫是人的天性,我也喜歡,但也可以用理性一點
的機率問題來看。
Dana說 三、真正的愛自己,是沒有條件的
痾,我從來沒有想過愛自己要不要有條件
我是覺得想要就去要到,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