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on0815 (月光光!!!!!!!)
2014-01-06 21:49:07※ 引述《Linethan (我要什麼?)》之銘言:
: ※ 引述《moon0815 (月光族!!!!!!!)》之銘言:
: : 小弟不才
: : 這邊想請教一下各位先進
: : 所謂的"導公式"是要到怎樣的程度呢??
: : 是
: : 1.要像學者一樣 能夠自己從無到有建立一個評價模型(B-S/Hull-White..等)
: : 2.改變一些假設條件 但仍是自己推導出一個模型(BGM/Heston..等)
: : 3.或是在現有模型下 推導出技術性的提升(推導出解析解/近似解/提升模擬效率..等)
: 若像是權證這種 需要即時報價造市的商品 沒有公式解的模型幾乎完全不可用
: 要用模擬的話 速度太慢 系統負荷太大
: 所以即使明知沒有公式解 最後還是會硬套一個公式解
: 評價 有時還要看主管機關的臉色
: 若模型太複雜 讓客戶看不懂 主管機關不易監管的話 抱歉 不能用
這邊完全同意前輩的意見
這也是現實的狀況
: : 不過 我覺得現在台灣環境還不足以支持財工的發展
: : 因為市場胃納太小 導致金融機構不敢花成本自己做
: : 只敢花最小的成本代銷 賺微薄的代工錢
: : 也就使得財工缺乏發揮的舞台
: 高超的數學與程式技術原本應該是用來應付複雜的商品
: 但實際世界裡 至少在台灣 簡單的東西市場才大
: 在台灣 券商的衍生性商品部門 最大宗的業務大概都是權證
: 權證是什麼? 就是單純的option罷了 B-S公式就搞定了
: 還需要財工人才做什麼? 只需要懂一點John Hull就夠啦
: 對資工人才的需求還比較大 因為要寫造市與避險的系統
這部份的確是需要資工的伙伴比較多
但我想財工的人 可以在操作介面 功能需求上提出一些想法
也許可以發想一些簡單的 卻過去沒有的分析功能
我想是這部份財工人可以施力的部份
當然系統的快狠準 絕對是需要依靠資訊的同仁協助
: : 更沒有足夠的錢來建立財工的團隊..
: 不是沒有錢來建立財工的團隊
: 可是若建立了團隊 這個團隊能為公司賺多少錢?
: 市場上真的沒有那麼多商品需要財工人來評價寫系統
: 就算公司想設計新商品 但是沒有市場啊
: 有商品沒人買 有人買沒利潤 評價評得再精準又有何用?
這我也認同前輩的說法
所以我一開始有說 台灣市場胃納太小
沒有這樣的市場環境
讓財工的團隊在企業內部有發揮的空間
所以我才期待未來能有改善的可能...
: : 就算某些機構有編制財工團隊
: : 很多也只是維護外購來的系統...好可惜....
: : 就像前輩說的 台灣其實可以有財工的需求
: : 比硬功夫(程式/交易/評價建模)
: : 老實說 我不覺得台灣輸別人多少
: : 國內有很多不同專長的老師培養了很多優秀技術的學生
: : 但是很多機構高層沒有把一些財工可以發揮的領域
: : 發掘並開放出來給員工發揮
: : 而是選擇: 外購 + 外購 +外購 + 外購 + 外包 + 代工
: : 所以大家只能領少少的代工費
: : 然後做著報表機器人的工作....
: 不太懂你說的外購 外包 代工 是指什麼
: 但我知道幾個交易部門 交易系統全都是自己建立的
: 只是這跟財工關係不大 因為沒什麼東西需要評價
: 建立系統幾乎完全是"電腦/資工"人才的工作
我指的外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