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分享一下我對於評價公式的一些看法
先從B-S選擇權評價公式說起,B-S公式可以捕捉到市場上選擇權的價格,像是台指選擇權
(先撇開所謂波動度的問題),我想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套利,因為用借貸市場與現貨可以完
全複製選擇權,所以一但價格超出"無套利價格區間"(因為實務上有手續費、稅等交易成
本),便會有人去套利讓價格回到"無套利價格區間",因此基於無套利假設下,所推出的
B-S公式可以捕捉到市場選擇權價格(算還不錯)。
那問題就來了,數學上已經證明
"無套利評價"等價於"風險中立評價",而因為Q-MEASURE評價流程較一般化,後來大家
幾乎都用Q-MEASURE來評價(不用再去找所謂"怎麼複製"來得到價格)
因此理論上你所謂Q-MEASURE評價出來的價格應該也要像B-S捕捉得到市場。
順帶一提,Q-MEASURE就先假設了市場是完備的,都是可以複製的了。
所以Q-MEASURE算出的價格就是無套利價格了
但為何無法呢?
理由當然很多,像是經濟模型假設(資產過程)並無法完全捕捉到市場真實的。
但是以下的回答是建立在假設經濟模型可以捕捉到真實資產過程(如果不行當然不會準):
1.市場沒有足夠多的商品可以建構"報酬複製"
在此情況下,市場上的價格不會在"無套利價格區間"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即便超出"無套利價格區間",也因為無法複製套利,所以價格不會收斂回去。
這時候此商品的價格便會被市場供需決定(E.G. 需要此商品避險的需求會拉高價格)
但要注意並不是套利導致的結果。
2.市場上有足夠多的商品可以建構"報酬複製",但是卻因為沒有人花時間去發現,或者
因為建構"報酬複製"所帶來的收益小於所花的成本(謹慎講,會要處理怎麼衡量收益&
成本,但就簡單說是這樣),因此沒有人去做這件事。
想想看一般選擇權(買權、賣權)因為複製很簡單,所以市場價格算符合B-S評價結果(不討
論太細微的問題的話,他是服從的)。
所以在此情況下,"複製報酬""容不容易"是一個關鍵。
愈容易做到複製的愈會符合無套利評價結果;愈不容易的愈會背離無套利評價結果。
當然這邊所謂容不容易很攏統,嚴謹的學術應該要去定義額為容不容易,像是以成本和
收益的概念來衡量,此處就先不琢磨。
那講了這麼多,結論是甚麼????????
無套利評價可以用來幹嘛??????????
以下也是個人觀點,
1.金融機構要做財報時,監管單位要求價格是要合理的,而無套利價格在學術上的地位
與他能合理地解釋"為何要這樣評價",因此大家使用他來評價。
(也許IFRS 9 公允價值接軌後,有立法後,會更看到需求也不一定)←純粹直覺
2.如果你是要發行一個全新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時,你要怎麼訂定價格,以公司的角度當然
不能虧損,還要獲利,這時候發行方發行時會需要確保他這個部位是可以被避險的,
因此無套利價格+公司要賺的部分就成了他們提供的價格,這時就需要無套利評價輔助
給出一個錨定,再去看怎麼調整。
(當然這是建立在可以複製的前提下。也許避險部分,看公司的VIEW,但至少是可以避
那如果完全不能呢?????? 這樣公司就是在賭......
那為什麼公司還敢賭呢??????? 也許他有操控underlying asset的能力?
像20世紀末黃金期貨、選擇權似乎就是這一回事)
3.無套利評價提供一個合理的模型,模型拿來做風險管理(E.G. 敏感度、風險值......)
,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公司要不要做風險管理那是另外一個議題了,也許公司內部自己想做,也許法規要求
要做。
就我個人對價格正確性的看法而言,我有幾種看法:
1.若是要說給監管單位聽的(或者財報上的),那就是"邏輯合理",說服得了就正確。
1-1. 持有到期的部位,因為沒有要中途做買賣,所以攤銷後成本很合理。
(過程中的價格波動不會改變我的目的)
1-2. 交易目的,這時候在未來能不能以你的評價價格"在市場上成交"就代表正確性
(像是以後來{成交時的價格-評價價格}的絕對值或平方來衡量正不正確
愈大愈不正確)
2.廣義消極來說,能有利於公司,替公司獲利更多的價格都是正確的。
(這當然太籠統,但是市場上不正是如此嗎?公司在意的不就是能不能獲利嗎?)
後記:其實很多都是因為要揭露,或者法規要求才去評價的,不然的話對公司而言有賺錢
就是好,何必花那麼多成本去做這一塊呢?
但是長期而言,公司要穩定獲利是不是要做好這一塊??????? 理論上是
但是也許股東只看短期、也許沒有要長抱,又或者因為有限責任的關係,能賺多少
先賺多少再說。
金融動盪的起因又豈是一間公司可以造成的?一定是有對家,對家一定是因為有利可
圖才會當對家,正所謂一個銅板不會響。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很多不符合學術上嚴謹的說法,版上內行人們還請鞭小力些。
參考參考,指教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