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美金定存,提前解約的解說(適合小額存戶)

作者: ameryu (雨龍千尋)   2018-04-10 02:44:31
美金定存,提前解約的解說
前陣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在台北時間3月22日凌晨2點發布最新貨幣決策聲明,
結果如市場預期的升息1碼,
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從1.25%到1.5%
調高到1.5%到1.75%,是2018年以來首次升息。
如果您剛好手上有美金定存,
到底要不要解約,轉到利率較高的定存?
這個要自己實際去計算過才會知道。
利率走勢的『簡易』判斷,請參考下列文章[版上舊文]
[心得] 利率的死亡交叉是啥東東?
https://www.ptt.cc/bbs/CFP/M.1450367275.A.B43.html
基本上,建議懂個大概就好,其背後的黑手還是央行跟聯準會,
利率的升降是他們說了算。
檯面上看得到的東西,都只會用『市場預期』來簡略帶過。
此文是寫給『小額存戶』看的,
若是VIP或大額的客戶,可以自己去跟銀行談(凹)美金定存利率。
或者自行多加比較,或上網查資料,底下只是舉例,
美金定存利率並沒有比市場高,純粹是以現有的資源與工具來投資。
之前美國升息,台灣卻反而降息,一堆人罵翻了,
聽說連儲蓄險的利率也跟著降。
當時央行總裁說台灣還有降息的空間,
個人的解讀是,台幣沒有升息的本錢......
利率本身是一把雙面刃,
升息,對定存的人,是好事,利息可以收多一點。
選擇固定利率的,只要算好既定的利息收入,是不會被扣到補充保費。
若選機動利率,又剛好很不小心的讓利息收入超過20000,
那被扣走補充保費後,未必會贏過固定利率的利息收益。
然而,升息對於有房貸的,有債務的,然後利率是非固定的,
就會有差別,利息可以少繳一點,相對的,房貸月付金就會下降。
台灣之所以沒有升息的本錢,其中一點是貸款的違約率。
利率每上升一個基點(0.01%),就會增加多少信用違約率。
民間有一種說法是,要向銀行借錢,借到銀行不敢讓你倒。
另外,很多中小企業都是用一塊錢在做十塊錢的生意,
要這樣開槓桿,就必須要有銀行的幫忙,提供週轉金。
而銀行的收益,大部份都是來自於利息差的收入。
所謂利息差的收入就是,銀行透過定存吸收資金,
借給有需要的人或者是公司行號,並酌收一些規費,以及『利息』。
銀行收到利息之後,在依約(依照定存所約定的給付條件),
付利息給民眾,如果您是按月給息,銀行就是按月付息,
整存整付,就是定存到期後,本金加利息轉入指定帳號。
假設銀行一年期定存1%,銀行的放款利率2%,
這中間的差異就是『利息差』,銀行是做貨幣仲介生意的,
從進貨與出貨這角度來微觀,銀行是做無本生意的。
也就是拿『存款人』的錢,去借給別人,並從中獲取利潤。
以上,算是定存為什麼會有利息收入的簡單解釋。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跟各位聊聊,
萬一升息了,剛好我選的是固定利率,到底要不要解定存,
去換更高利率的定存單?
以美金為例,如果你只有定存六天以內,可以解掉沒關係,
以升息前的美金定存利率(03-27之前),一千美金的定存來討論之
https://i.imgur.com/NYs0Gxb.png
假設您美金定存設定一年利率 1.55%,結果不到七天,銀行調整利率了。
這時候把定存解掉,你頂多只損失這幾天的利息。
然後換上新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就會是1.70%。
【 提前解約的損失要怎麼計算? 】
市場謠傳『聯準會預備要漸進式升息』,不排除有繼續升息的可能,
註:可供參考與判斷的指標,固定利率(大) > 機動利率(小)
但這個講的是美金,台幣利率會不會跟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目前看來是脫勾的狀況。機動利率 > 固定利率(台幣現況)
https://i.imgur.com/kysb3wS.png
第一步,您要去先看,從定存的第一日起算,已經經過了多久的時間。
小弟獻個醜,弱弱的一千一百多美金的定存。
https://i.imgur.com/ksxzKqI.png
這是台企銀的網銀轉定存,牌告是 1.70%,一年期,固定利率。
不過實際上轉到美金定存裡面是變成 1.75%,打過0800客服,
客服建議打去分行詢問。因此,為啥會差0.05%,就要等我問到答案,
才有辦法補上來。
台企銀的截圖
https://i.imgur.com/oL3EeI7.png
假設定存三個月過後,6月22日聯準會又升息一碼(0.25%)
美金的牌告利率,一年期來到1.95%。(1.70 +0.25 = 1.95 )
這時候後『解定存』換單到底划不划算,會拿到多少利息?
答:其實並不會賺太多。如果有新的資金,那倒無坊。
如果台灣的銀行在7月9日過後開始升息,也就是7月10日實施日期,
以上面的範例,4月9日的定存,假設在7月13日解約。
這樣利息該如何計算?(註:定存金額改以1000美金計)
【 觀念解說 】
一、雖然小弟是設定一年期的定存,但是實際上只有定存三個月,
  又多幾天。(10、11、12、13,畸零天數為四天)
其利息的計算方式,並不是用1.75%打八折計算。
而是以你當時的牌告利率之三個月期的定存利率『再打八折』。
不是以新的利率來計算之。
根據截圖,所記錄的三個月期之定存利率為1.05%,
因此,解美金的定存可以拿到的利息為:
1000 X ( 1.05% X 0.8 ) / 12(一年) X 3(三個月) = 2.10元
畸零天數:4天。註:畸零天數的利息依各銀行規定計算之。
1000 X ( 1.05% X 0.8 ) / 365(一年) X 4(天) = 0.092元,
四捨五入後,應當為0.09元的利息錢。
合計為: 2.10 + 0.09 = 2.19元的利息
若您原本只設定三個月,本應可領到的利息為,
1000 X ( 1.05% ) / 12(一年) X 3(三個月) = 2.625元
實際上的差距是不大的。
若用一年來比較
1000 X ( 1.75% ) = 17.50元,17.50 / 12 X 3 = 4.735
4.735 - 2.625 = 2.11元,假設不解約,還可以多賺2.11元的美金。
二、若遇上『解定存,本金被倒扣』的情況。
如果您選擇的給息方式,是按月給息。
1000 X ( 1.75% ) / 12 = 1.458元,(每一千美金的按月給息)
如果您是定存一萬美金,每個月就是領 1.458 X 10 = 14.58元
因為您已經領走三筆 (四捨五入後)1.46元的利息,共 4.38 美元。
若三個月就解約,銀行只需付您 2.1元的利息。
4.38 – 2.10 = 2.28(這是多付的),多付給您的利息,就會從本金倒扣。
以結果論而言,您解約時,只會拿到 997.72元(要扣掉 2.28 美元)。
如果是整存整付,就不會有倒扣本金的問題。
按常理說,除非是把美元定存配置在退休規劃的投資組合中,
不然很少有人會選擇月配息。
另一種狀況是,金額太過龐大,就要用月配息來規避補充保費的課徵。
大多數的人買美金,都是為了讓錢變多(算投資),或者繳美元保單。
繳美金保單的,就存短期定存即可,只要來得及扣款。
算是可以多賺一點點利息錢,加減賺。
若是要賺匯差的,等甜蜜點一到,就直接定存解掉換成新台幣。
外匯操作,小賺個3%,不是難事,只要你有耐心。
還有別自找麻煩,在別處造成資金缺口(例:融資券、保證金需求等等),
最後只能砍掉外幣部位,去補救其它的部位。
第二步,自己算利息,去比較優缺利弊。
選機動好還是固定好?
關於這問題,因為我的資金算是相當有限,而且我不想殺死太多腦細胞。
也懶得去模擬多種狀況,所以都『直接選固定』。
如果您的資金有點龐大,可以花點時間設一些模擬條件比較看看。
不過提前解定存利息打八折,再怎樣,都不划算。
於是乎,賺利息錢只是附加的,主要目標是在賺匯差。
有句話各位可能聽過千百萬遍了,還是來複習一下吧!
當心『賺了利差,賠了匯差』。
以目前即期賣出價29.245(台灣銀行),要賺 3%,
您就要等到銀行端的『即期買入價』來到 29.245 X 1.03 = 30.122。
看到大於這個數字,就賣掉,大約會賺個3%多。
【 外幣的交易手續費 】
可能有人會很好奇,外幣買進與賣出,到底有沒有手續費?
實際上是有的,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注意到罷了,
當您要向銀行買美金的時候是看『即期匯率本行賣出』(台灣銀行的網頁)
https://i.imgur.com/eFHdjnL.png
然後要把美金賣回去給銀行的時後,
要去看『即期匯率本行賣買入』(台灣銀行的網頁),
這中間會有0.1元(新台幣的價差),這個就是隱藏在其中的手續費。
而且是以量計價,如果您今天買了10萬美金(292萬4500元),
就會產生1萬台幣的價差。
如果馬上賣回去給銀行,你只能拿到 291萬4500元。
這中間的價差,就是銀行沒先收的手續費,認真討論的話,
算是後收手續費的投資,至於要如何運用到『免手續費』,
就端看您是如何操作自己的投資部位了。
ameryu. 2018-04-10 #
作者: he02022307 (WaterStone)   2018-04-10 07:00:00
頭香推a大!最近很多定存保單也出來了
作者: gadacha (卡打車)   2018-04-10 09:19:00
推 可以請a大分析一下台灣的房地產嗎 這時候小資入市適合嗎 房市說要跌也好幾年了 央行也沒有升息的打算
作者: bear5025 ( ‵‧ω‧′)   2018-04-10 09:22:00
a大 先推就對了
作者: ameryu (雨龍千尋)   2018-04-10 09:26:00
漲500%,然後說我對半腰斬賠售,對外界哭窮說,我們是賠錢賣,在做功德的......全劇終。版上有人會算營建成本,如果真的賠錢,建商應該會倒一片,為何一期完售還沒蓋,就可以繼續賣2、3、4、5期,如果不好賺,為何一堆人還要參與這場金錢遊戲?簡單說,房地產就是「有辦法的」夾去配。
作者: aw038 (GuanY)   2018-04-10 09:37:00
Richart給的匯率也不錯,能否利用Richart買美金,再賣給台灣銀行呢?
作者: MGou (M哥)   2018-04-10 10:20:00
推 優質好文
作者: reincarnate (★SHINee/戶田/RF/象★)   2018-04-10 10:44:00
推推~
作者: ching0508 (TC)   2018-04-10 12:13:00
作者: IAmaMouse (我是一隻老鼠)   2018-04-10 20:53:00
很多銀行針對網銀做外幣定存都會有利率加碼這可能是你實際承作利率比牌告高的原因另外選擇自動續存的話要注意一點,就是續存的話會不會以到期當時的優惠利率續存,還是僅會以牌告續存像我自家的銀行就是只會以牌告續存,所以我都是選不續存,到期了再自己去做一筆新的,這樣才會有優惠利率
作者: jaymax (Jaymax)   2018-04-10 21:36:00
A大推
作者: pureman88 (uncanny)   2018-04-11 04:33:00
1很多外商銀行都會要求優利定存是「薪資金」,不堪這樣中途解約。換到新銀行承作,也需要支付美金匯出的手續費。
作者: ziv940301 (虎哥)   2018-04-12 18:58:00
作者: debbieyes (愈來愈呆)   2018-04-15 12:55:00
作者: bjothree (無名氏)   2018-04-17 07:05:00
推~寫的真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