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以自身為例,不太好的財務規劃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1-03-13 21:16:31
老爸走了,哥哥走了,老媽走了,我還活著...
體況不太好,醫生會暗示隨時準備暴斃的不太好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幾年過去了還活著
在醫院拿幾科的長期處方籤,至少3個月檢驗一次回診
普普2個星期會去看次中醫,其他科加減看看
名下有兩戶房子,一戶台北,一戶新北,都舊了,需要維修
考慮拿一戶去貸款,借些錢出來,一部分修房子,一部分投資拿孳息養房子
房子是需要照顧的財產...-.-風吹雨打太陽曬,地震,它會老化,有一天會倒
適當的維修也許可以讓它長壽點,住的舒服些
金融資產部位大部分在台股,主要在0056,現金需求頗高
慢慢在增加海外資產的部位,目前考慮國內基金平台跟複委託
辦了三次繼承,亂七八糟,我不確定接手的人能處理的多好
還有個做起來一肚子氣的上班工作
要沒有老婆跟小孩,財務上我也許可以直接退休了
要沒有老婆跟小孩,也許我沒有興趣再活下去
蠻好笑的?
在所有可見的資財裡,最重要的也許是身體,天下由來輕兩臂,世間何苦重連城?
當然也許有人覺得有命沒錢花比有錢沒命花更慘
當一個人生活不能自理,他的資財很可能是別人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包括他的身體
在身體的狀況,失智或瘋狂也許是最慘的之一啥?看著老媽慢慢不記得自己是誰,覺得
不再是自己的時候,活著?算活著?即使身體其他機能還在,變成植物人長命百歲又如
何?
沒有啥特別有效,特別快速累積財產的方式
現在我想的只是跟市場同在,跟維持自己別垮了
不高,還算穩定的薪資
相當的現金準備
保了些團保的意外險跟意外醫療險
其他除了年金險似乎沒啥能保的了,這體況壽險跟一般醫療險都會是拒絕往來戶
0050 0056 006208 2412 2820...
0056存到170張了,也許會存到300張,再補些006208
海外資產目前只有些債券基金,預期會買進些AOA VT啥的
還在學習怎麼跟自己相處
也想學些養生跟照顧房子的事
家庭,教孩子當然也很重要,但我覺得我有些低能...-.-
五福臨門-書經洪範。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我想不出來歷史上有哪個人湊齊這五樣,別談去學習了
最近常聽的歌是人間不值得
推薦讀物是我們只有10%是人類,寄生大腦
當又老又病的時候才發現一生的信念是錯的,那真的蠻搞笑
作者: PhilomenaHsu (Philomena Hsu)   2021-03-13 22:02:00
保重啊~~~~
作者: LTpeacecraft (集氣是需要時間的...)   2021-03-13 22:13:00
OPM大多保重
作者: luke2007 (大叔魂!)   2021-03-13 23:05:00
多保重
作者: kitune (狐)   2021-03-13 23:21:00
人生就是這樣 充滿了無奈與不捨
作者: jhihansyu (桐島蕾)   2021-03-13 23:39:00
保重身體
作者: varietysn (奇行旅人)   2021-03-13 23:47:00
O大保重身體
作者: NANJO1569 (Avatar rules the world!)   2021-03-13 23:52:00
多保重身體
作者: antiuqe (kk)   2021-03-14 00:10:00
保重呀~~夜深人靜時總會多愁善感起來
作者: jc0953489312 (Drytowel)   2021-03-14 01:50:00
保重qq
作者: tomap41017 (絕夢)   2021-03-14 02:04:00
保重
作者: LeMirage2000 (幻象高高飛)   2021-03-14 08:47:00
保重啊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3-14 09:12:00
把房子賣掉一間如何?財務壓力會比較小。
作者: LiamTiger (Liam)   2021-03-14 10:58:00
我也覺得賣掉其中一間 不然兩間賣了換一間小的房子離醫院近的會不會比較好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3-14 13:03:00
我是覺得死後的事自有別人去煩惱。願意的話留下些遺產讓他們好過日,不願意也沒啥大不了。如果把失智就當作是死了,那煩惱也是別人的問題。我如果現在死了,遺產總夠花二十年,其實也就罷了。非要煩惱兒子長大生孫子,孫子長大後買不買得起房子...管不了那麼多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1-03-14 14:54:00
我想拖著活下去的一部分原因,寶寶就7歲,這情況下她就有財產繼承權,麻煩事也很大印象裡有個唸到大學的孤女,家人留了錢和房子,她人、錢、房子都被騙走,最後被殺
作者: ardidi (原來我很醜 囧)   2021-03-14 15:33:00
真的怕就去問問看信託吧
作者: kkmice (達拉布達拉)   2021-03-14 17:31:00
大大幾歲啊?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1-03-14 18:59:00
5x了,目前財務狀況還可以,是有仲介找上門,沒打算賣...
作者: littlemimimi (音樂不死搖滾永生)   2021-03-14 19:19:00
O大多保重身體阿!!
作者: nuclear (一碗打翻的陽春麵)   2021-03-14 20:10:00
保重身體,別太悲觀了!加油!
作者: ppc ( )   2021-03-14 21:16:00
好奇o大幾歲 有在運動嗎喔喔 看到5x o大保重身體o大說的那個我知道 被一個神棍騙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1115soc005/
作者: turkey951 (金農)   2021-03-14 21:35:00
o大,一切順心啊。
作者: TSMCoCo (錢多多)   2021-03-14 21:51:00
保重身體
作者: lairx (lairx)   2021-03-14 22:45:00
保重
作者: riahserf   2021-03-14 22:50:00
保重身體 常看你的文章 獲益匪淺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3-14 23:03:00
被騙走也是自己選的,也不見得家人活著就能阻止她。很多新聞的案件也不見得個個父母雙亡沒有data,但我猜車禍被撞死的機率遠高於被騙財騙色最後被殺特別擔心這件事發生實在沒有必要新聞媒體的報導會讓人錯誤估計罕見事件的發生率。但0~24歲死因第1名是事故傷害。15~24歲,死因第2名是自殺。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21-03-15 00:50:00
但一般家人還在的話,不會在年輕渉世未深前就有大筆財產板上都多的是二三十歲還對金錢沒什麼概念的,孤女要他防人覬覦的確是比較難,尤其很多人看到大筆錢就變了個性格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3-15 01:02:00
我不太確定opm比較擔心被騙的部分還是被殺的部分。被殺的部分,發生率很低,不要過度擔心。設法降低車禍風險可能還更有效益。被騙的部分,可考慮適當的架構遺產結構,降低被騙的傷害。要說孤女比較容易被騙,或許是吧。但人要避免自己在不恰當的時機死去,就我的經驗,用說得比較容易。適當的遺產架構不能防止後人被騙,但也許能在被騙之後還剩下些,不至於馬上無以為生。舉例來說,如果給子女留下一份年金,就算動產不動產被騙光,如果每個月能固定領一萬,也不無小補。但話又說回來,也是有退休老人不但房子拿出來供養「上師」,月退俸領到也照樣先想著供奉。年金也許相對安全,但人類的愚蠢未必有上限。又,一般女性要是拿出幾百萬給男的,叫做被騙財騙色。如果月入百萬的女性這麼做,可能叫做包養小白臉。消費得起的話,也沒有那麼嚴重?
作者: goliathplus (No Comment)   2021-03-15 09:06:00
o大有沒有考慮他益信託 雖然費用不低但是應該在財產安全性上好很多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1-03-15 18:18:00
一些真正的有錢人可以玩的東西,我還玩不動...目前年收入也就百來萬,還可以過過日子,非薪資的比薪資多些以想辦法撐到寶寶成年,生活自理為目標作業...
作者: nancy722 (珊瑚)   2021-03-15 18:41:00
保重身體
作者: aeterno ( )   2021-03-15 20:11:00
保重
作者: BleuSaphir (飛舞的湛藍羽翼~)   2021-03-16 12:28:00
opm大保重…看了好多你的推文學到很多
作者: fegat ( )   2021-03-17 02:22:00
opm大看來是不缺錢了 只是負擔重而已當初我發文 opm大也提供些意見 好好保重
作者: ThisIsNotKFC (Time to Change)   2021-03-17 13:08:00
保重
作者: doyouself (ROCK)   2021-03-18 00:05:00
建議參考人生路引的告別章節個人是已寫下遺囑了 病危時不要急救 增加痛苦資產方面也準備處理 不會增加家人的理財&法律困擾都知道理財了 為什麼不讓資產代替自己繼續照顧家人?
作者: rich49 (世界和平)   2021-03-18 13:45:00
保重身體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1-03-18 16:57:00
我送我媽去護理之家時就簽了DNR,那個安寧療護啥簽署還蠻麻煩
作者: goliathplus (No Comment)   2021-03-18 22:00:00
配偶有請求權 所以可以扣一半再來計算遺產稅 2500以下大概都交不到繼承而來的不動產比較可能需要被排除
作者: sabrinalll (風起)   2021-03-20 23:02:00
裝支架能處理的為何不做呢?留個不定時炸彈在身上不會比較好。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3-22 21:17:00
您對醫學文獻的理解方式可能跟一般醫師的思考方式不同。我不是心臟科,但試著就我微薄的理解稍微講一下。有些文獻指出,降低膽固醇能逆轉動脈硬化,但印象中需要非常aggressive的降低膽固醇才能做到,我不確定只靠改變生活習慣就能把LDL降到70甚至40。但即使有部分文獻的確提及能逆轉動脈硬化的過程,也許只有半數或更少的受試者能達到部分逆轉,有相當數量的受試者的動脈硬化仍會慢慢惡化。再者,即使部分受試者能逆轉動脈硬化,其過程可能也要多年的時間,也許五年,也許十年。如果病患在心臟血管狀態改善之前就心肌梗塞發作,十年後會改善也無濟於事。我不確定心臟支架在長期來說的效益如何,太久沒讀心臟科文獻。但以短期而言,很多病人需要救急的手段,而心臟支架是其中一種選項。不管裝不裝心臟支架,改變生活型態在冠狀動脈心臟病上都是強烈建議的做法。但我想不必把改變生活型態與其他治療對立起來,並沒有非此即彼的理由。某些病人治不治療都會活,某些病人治不治療都會死。一個療法如果能扭轉十分之一的病人的命運,可能已經是不錯的選項了。如果把兩個或三個療法組合起來,能額外再扭轉十分之一,在很多疾病已經非常理想了。如果有一個療法能治好八成或九成的病患,是否還需要疊其他療法上去也許有討論空間,但就我淺薄的理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治療還沒有到這麼完美的程度。打個比方,丟百面骰,丟到1~10病患就會死,丟到11~100病患就可以再活一年。改變生活型態,也許能讓骰子變成丟到1~8才會死。加上血脂藥物,變成1~7。加上抗血小板製劑,變成1~6。窮盡所有手段,未必能達到1~5。即使不做任何介入,應該還是有病患能夠存活20年。但除非有水晶球可以前知20年,介入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