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的技術難度高,需要多種前置科技,難度在於後裝子彈,特別是底火的科技,
要點出疊氮化鉛才行,這需要一連串的化學科技前置點選.
蒙古騎兵難打,是作戰-戰術層面的,單就戰技本身,他們也是人,
純防守下,初級火藥科技與弩是可以應付,
但打會戰肯定不行,蒙古軍的戰術是欺軟怕硬,
機槍就算有,也只能用一兩次,之後蒙古軍肯定不接戰了,
機動力與戰場偵搜力遠遜於蒙古軍情況下,拿他沒輒的.
要硬對硬就是養一支足夠好的騎兵來對幹(戰場偵搜方面),而科技本身,則降低難度,
也就是發展持雙燧發槍的胸甲騎兵,用燧發槍與重甲來抵銷精銳的蒙古騎射.
步兵可以考慮發展標準火槍與抬槍,
後者是火槍的進階版,主要是運用其長槍身帶來的長射程,在作戰時壓制蒙古的
衝鋒騎射.
砲兵則是初代機槍-管風琴砲,以及標準化的野戰火砲.
以宋朝來說,上述都是做得到的,比較困難的是工業化量產與標準化規格化.
其實榆木炮那種東西根本不需要浪費時間,還不如設法找回青銅鑄造術,
把青銅砲弄出來(中國青銅鑄造的巔峰應該是在戰國),青銅砲耐膛壓比榆木砲好,
射程自然遠,長程打實心彈,近程打霰彈.
管風琴砲,火槍,抬槍都是火槍科技術,坩鍋法鍊鋼可以弄得很不錯的,
就是沒辦法工業量產.
(但坩鍋法是很重要的前置科技,它包括陶瓷與水泥,玻璃分支技術相關)
不過降低耐用性與射程的話,那時的鍊鋼技術是在世界前沿的,用來做一般的
火槍是夠了.就製作火槍與弩相比,後者其實更繁瑣的.
(青木寨那種土高爐應該是夠用了)
汽油(鐵)桶砲是點歪的臼砲,但我很懷疑實用性,肯定很難控制彈道與射程,也很容易
膛炸.其實如果炸藥包都丟出去了,為何不灑一把鐵釘在包內?
(商務人士不見得懂上述,但總該看過近年恐怖份子的新聞吧)
而且這東西都做了,那麼類似闊刀雷的防禦殺傷雷也是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