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Dickinson 在一個世紀多前曾說過,沒有一艘船能比擬書本,能帶我們遨遊異想世
界,而她所言不虛!當我們翻開書、打開電視、欣賞電影時,我們便被故事劇情帶往想像
力的國度;而當我們上岸時,岸上的景象既新穎又熟悉,有些奇怪的事便發生了。
我們在踏上岸的那刻被改變了。我們並不是追隨著帶我們前來此地的作者或角色的足跡。
不,不是的,我們已化身為他們!近來,心理學、神經學、兒童發展學、和生物學的學者
開始提出許多科學證據,證明一件作者和讀者老早就知道的事:故事有改變人們觀點的獨
特力量。
學者們發現,故事形塑了我們的文化,而大部分我們所相信的生命意義並不來自事實,而
是來自小說。現今我們對於階級、婚姻、甚至是性別的觀點都是十分嶄新的;許多延續了
好幾世紀的思想體系都在十八世紀時發生改變,並被早期的小說改寫。
請想像這樣一個世界:階級而非努力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女人被視為「未馴化的男性複
製品」、因自由戀愛而結婚更是個全新的想法。其實呢,這就是 Samuel Richardson 在
出版小說《Pamela》時的社會現況。Richardson 的愛情故事裡,女主角是個道德高尚、
比起她那上流社會追求者還要聰慧的女僕。這本書挑戰了許多傳統觀念並引起大眾嘩然,
討論這本小說的報章篇幅甚至遠多於 對國會的討論。它引發了大眾辯論,也催生了往後
幾本持相反立場的小說。
雖然仍有人不能接受《Pamela》,許多人卻對這幻想中的世界十分嚮往。這本暢銷小說及
許多它的延伸作品《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簡愛(Jane Eyre)》、
甚至是《暮光之城(Twilight)》持續地向世界訴說同樣的故事,而這些觀念也漸漸普及
於現代、被社會接受。
相同的,小說也改變了歷史上許多思想先驅的心靈。有些學者說,達爾文的演化論受到一
本他喜愛的小說的高度影響。他的理論高度推崇智慧、敏捷、適應環境變化 的能力,而
這些特質都是小說的男主角所擁有的。不管你正在讀《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或是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你所讀的就是啟發達爾文的故事。
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他的理論並非真理;我們認為一個英雄人物或一個物種便能單獨迎
向世界挑戰的意念,很有可能是錯的。比起與生俱來擁有競爭思維、或是想獨挑大梁的英
雄心態,我們更像是一個擁有共同目標的群體;更像哈比人而不是哈利波特。
當然,有時候我們並不能完全體會書中所描寫的故事,畢竟珍.奧斯汀和馬克.吐溫身處
的年代實在太久遠了。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沒辦法享受經典著作;我們應該 和狄更斯一
起旅行,讓皮普(《遠大前程》的男主角 )引導我們思考對自己前程的期望、或是和珍
.奧斯汀及伊莉莎白(《傲慢與偏見》的女主角)談談我們的傲慢與偏見。我們也該和馬
克.吐溫一起漂流到密西西 比,讓《頑童流浪記(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
nn)》的 Jim 告訴我們何謂善良。
但在我們的旅途中要謹記:我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了,而現在該換我們想像未來世界的模樣
。例如,小說《飢餓遊戲三部曲(The Hunger Games trilogy)》中女主角 Katniss Eve
rdeen 與她對抗都城(Capitol)的過程,是否可以讓我們以新的角度思考資本主義?或
是告訴我們菁英主義有何不妥之處?小說《醜人兒(Uglies)》是否 反映了我們追求完
美體態,並讓媒體定義「美」所帶來的危險?《熊武士(Seekers)》中的 Toklo, Kalli
k, Lusa 和其他熊隻,能否走出一條渡過全球暖化危機的路,而我們又能不能被他們的生
存故事激發起對於動物的關懷,並瞭解牠們眼中人類的模樣?
只有「未來」才能揭曉謎底,告訴我們哪些虛構故事終將成真;但好消息是,每天都是一
場冒險,每則新的故事都有可能影響、創造、並引發改變!你甚至可以自己撰寫你的故事
!所以我想,最後一個問題應該是:下個你想讀的故事是什麼?
來源:
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how-fiction-can-change-reality/
心得:
要慎選小說,會不知不覺地影響你思維和人生。
所以看不下去就棄坑吧,
那表示作者說故事能力無法吸引你,
主角觀點及態度不適合讓你繼續跟隨他的旅程,
獨自開著船前往另一個感興趣的世界,
踏上冒險的未知大地。
PS.聲明,D8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