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人提到藍色窗簾
我就想說類似的事情
(不過我沒仔細看,不太喜歡看系列文)
藍色窗簾是真。藍色窗簾嗎?
我覺得這個比喻很有趣
但我覺得很多時候 作者的確是有言外之意的
就算你在臉書發廢文(?) 你也有可能不把話用最直白的方式表達阿
"今天的天空很藍 像我的心一樣"
你要說解讀成作者心情很差是藍色窗簾嗎
或許你說 我一點都不覺得藍跟憂鬱有什麼關係啊?
以結果論 現代科學或許會告訴你 的確有較多的人覺得藍色憂鬱
但以古時的創作來說 你只能承認所謂的作家就是比較敏感的人
文字所表達出的含意
本身就包含了 字面上的意思 文化上賦予的意義 跟作者自創的新意
文學課本來就是希望能理解字面跟文化上的意義
你不認同的賞析 不代表大眾(這裡的大眾甚至還有大眾文化水平高嗎的問題)不認同
古文中超級隱密的延伸意 當時都有被正確解讀嗎?
我猜可能對後人來說 那是需要查證的
但在當時可能就跟推文梗一樣 寫的人懂 看的人也懂吧
不過我也很好奇一些成為典故的詞彙、成語 第一次被使用的時候
難道還要另外寫一篇解釋給對方嗎
btw,前幾篇推文有人說 銀鈴般的笑聲的是什麼?
......我不保證國文課有教啦 但google得到阿
這甚至不是個很抽象的比喻 單純就只是用銀鈴般說明聲音的清亮而已
至於想像中會不會總是想成正妹的笑聲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假如你沒看過這個詞 那你可能無法想像這是什麼
但是對於文學來說 就是我看過這個詞一次 兩次 三次
之後我除了聯想到的是清亮的笑聲 甚至還包含了之前有用到這個詞彙的情境
然後這個詞彙對來我說就更加具體
那些更加具體的部分是藍色窗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