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ustinTW (DoW FAN)》之銘言:
: 種田文普遍有這種問題,其實就是"人民NPC化",基本上是"作者希望他們思維改變",
: 所以"他們就思維改變"了。
這要看作者怎麼寫,
人民的思維或許不容易改變,但人民的思維很容易被生活掩蓋。
種田文的主角要進行思想改造之前,
通常會把自己的領地經營得相當繁榮,
這時候他領地上的領民已經不是以前那種有一餐沒一餐的「下層階級」,
而是開始可以有自己思想和生活餘裕的「中產階級」了。
當自己可以開始有思想和多餘時間去思考問題的時候,
領民自然會發現自己的領主就是那個提升他們生活品質的人,
當這時候領主想對他們進行「思想改造」,
他們在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也不會引起太大的反彈,
甚至搞不好還會樂於擁抱這種「思想改造」。
為什麼古代種田文都把造紙術+印刷術當成打擊世家大族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因為造紙術+印刷術可以讓知識大量傳播,
知識大量傳播就會製造更多競爭者,
而這些競爭者將有很大一部分會變成有能力抗上的「中產階級」,
這會造成社會階級的流動加快,
而這也是一般想混吃等死的貴族世家所不樂見的。
因此種田文主角想把領民NPC化本來就不是問題,
只要他能把經濟搞好,
領民自然樂得被他「思想改造」,
反正只要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愉快,誰管他上面的人要搞什麼鬼?
別忘了以前西方傳教士是怎麼在台灣傳教的,
還不是靠佈施救濟打開通路的?
滴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
當你明天沒著落的時候,教堂一頓飯就可以改變你家族信奉幾百年的信仰,
所以你說那些輕易改變自己家族信仰的人就是NPC嗎?
不是吧,
他們只是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掙扎而已。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你想要拿掉人家的信仰,就得先給人家一定的利益。
種田文的主角可以可以順利的拿掉人家的信仰也只是按照這個套路而已,
人家把你的年所得一下子就提高了好幾倍,
你這時候還不感恩戴德的報效主角?
到時候換了一個壞老闆降低你的生活品質怎麼辦?
所以我覺得領民NPC化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只在於作者怎麼寫,然後寫的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