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者依據明清時期的古書來研究,認為戰陣用的中國劍法一度失傳,明代時
再從朝鮮和日本引進回中國,是明代中期東亞兵器交流的例子之一。
戚繼光說麾下部隊裝備的長刀為日本刀,長刀秘笈是戚家軍打怪掉寶,擊敗倭寇
後獲得。原文如下:
長刀製
刃長五尺,後用銅護刃一尺,柄長一尺五寸,共長六尺五寸;重二斤八兩。
長刀解
此自倭犯中國如(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閃而前,我兵已奪氣矣。
倭善躍,一迸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
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
習法
此倭夷原本,辛酉年陣上得之。
https://i.imgur.com/03rDK11.gif
https://i.imgur.com/ZGPJ4kf.gif
戚繼光,《紀效新書》,卷4〈長刀製〉,頁10-15。
(國家圖書館古籍影像檢索資料庫,系統頁111-115)
http://bit.ly/2QecYLx
茅元儀說古代劍法已失傳,從朝鮮傳回,稱為朝鮮勢法;刀法亦失傳,改習長刀。
原文如下:
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
斷簡殘編中,有訣歌,不詳其說。
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鮮,其勢法俱備,固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
《武經總要》所載刀凡八種,而小異者猶不列焉,其習法皆不傳。
今所習惟長刀、腰刀。腰刀非團牌不用,故載於牌中。
長刀則倭奴所習,世宗時進犯東南,故始得之。
戚少保於辛酉陣上得其習法,又從而演之,并載於後……
茅元儀,《武備志》,卷86。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92293.cn#page/n2/mode/2up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92293.cn#page/n30/mode/2up
程宗猷說單刀為雙手持刀,是源自倭人,著重身法、步法,非常厲害。他的師傅
劉雲峰曾得到倭人真傳,技法精妙,勝過其他刀法名家。原文如下:
器名單刀,以雙手用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
煆煉精堅,制度輕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並。
且善磨整,光耀射目,令人寒心。
其用法,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技每每常敗於刀。
余故訪求其法,有浙師劉雲峰者,得倭之真傳,不吝授余,頗盡壺奧。
時南北皆聞亳州郭五刀名,後親訪之,然較之劉,則劉之妙,又勝於郭多矣。
艮元受劉刀,有勢有法而無名。今依勢取像,擬其名,使習者易於記憶。
其用法,亦惟以身法為要……
https://i.imgur.com/yX1OPF6.png
程宗猷,《單刀法選》。
http://bit.ly/3aR09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