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amasakiayu (ayumi)》之銘言:
: 道家思想要順應自然
: 道家神仙也都要順天意天命而行
: 佛家也講因果輪迴,就算超脫輪迴,也沒有脫離天地之外
: 所以合理想
: 應該是順天為仙比較合理啊
道家在這方面其實也是談因果的
道教概說
http://www.ctcwri.idv.tw/indexA1/indexa1.htm
http://www.ctcwri.idv.tw/INDEXA1/A108/A1-0807.htm
天道循環,善惡承負。這一教義,原始道教已載入《太平經》。何謂承負?《太平經
》中有兩種解釋;其一,卷卅九說:
然,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
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乃
先人負 於後生者也……。
意思是說,前人有過失,由後人來承受其過責;前人有負於後人,後人是無辜受過,這叩
承負。換句話說,即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如果是善的話,則是前人種樹,則後人遮蔭。
其二: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說:
元氣恍惚自然,共凝為一,名為天也。分而生陰而成地,名為二也。因為 上天
下地,陰陽相合施生人,名為三也。三統共生,長養凡物名為財,財共生 欲,欲共
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則亂敗,敗而不止不可 復理,困窮還
返其本,故名為承負。
意思是說,天地人三統共生,長養財物,欲多則生奸邪,害而不止便會亂敗,不可 復理
還返於虛無,復歸元氣恍惚。這樣的自然循環,也叫承負。
上述兩種說法,前者是就一個家族內子孫禍福的根源而言,後者是指整個自然與社會
的變化而言。
為什麼會造成承負呢?《太平經》中也有兩種說法:
其一:認為天道循環,自然有承負,因復過去,所以流其後世。卷十八至卅四中說:
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意即十世為天道循環之一周,其一世祖有過失,便歸其十一世的
子孫受懲;或說十世祖以前的過失,均歸十世祖以後的子孫受懲;或說:比若父母失至道
德,有過於鄰里,後生其子孫反為鄰里所害,是即明承負也。卷卅七說:承負者,天有三
部,帝王三萬歲相流,臣承負三千歲,民三百歲。皆承負相及,一伏一起,隨人政衰盛不
絕。卷十八至卅四總之,承負的時間雖不相同,但前人之過均由後人受懲的說法一致。這
樣,個人的禍福便與個人行為之善惡無因果關係,一切聽任天道循環,受其承負。
其二:認為古時並無承負之災,因為古者大賢人本皆知自養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負
之失也,但到後世,因皆多絕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華傳學,違失天道之要意,故產生了
承負之災。
正是因為有這種由天道所決定的承負,所以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
行惡反得善,使人從是常冤,蒙受無辜的苦難。那麼怎樣才能斷止承負而免除厄運呢?卷
四十中說:為人先生祖父母不容易也,當為後生者計,可毋使子孫有承負之厄。即人應為
後世子孫著想而行善積德。卷卅九中說:天正是以承負之災四流為重懮,於是天神使天師
陳列天書,傳人以道,只要信道,則承負之厄小大,悉且除矣。卷卅九中說:或有真得道
,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無承負之過。意即斷承負可以得度成仙。
以上是早期道教的天道循環因果觀念,認為人之禍福決於天道。因此應信天道.修真
道,斷承負,求登仙。
====
「信天道.修真道,斷承負,求登仙。」
簡單來說因果造成的承負一是家族血脈之內,前人種因,後人得果。二是整體天地也就是
天道造成的承負。
而得道登仙就是要斷去這個承負,超脫於外即為仙。
所謂的逆天應該就是來自這個斷承負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