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推薦這部的原因,我想作者的價值觀跟台灣人是比較接近的,或者說更接近現在世
界主流觀點,多元文化,而不是小粉紅似的大中國主義。
這點從幾個橋段都看得出來,比如很久以前某一章就有提到安史之亂根本不是族群衝突,
而是單純的政治衝突,而這點在主角擴張的過程中其實也有時不時被強調到,比如說很多
替唐朝打仗的根本是所謂的蕃人胡人,甚至唐朝的一些名將還有優良兵源(蔡人,戰力很強
可惜早期帶領的都是非常惡質的軍閥,導致蔡人在當代名聲不好)也是胡/蕃出身。
前陣子的篇章中主角教育他的小孩的時候也有強調這點:
「
“这是地榆。”邵树德指着地上的某种花草,说道:“羊很喜欢吃,但不能肥田。那边
一株是驴喜豆,应该是蕃人带过来的,也没有肥田的功效,但能生长在土质十分恶劣的山
地之上。便如人和人不一样,土与土也不一样。有些地,没法种粮食、豆子,甚至连一些
牧草都没法长,但驴喜豆可以生长,且产量很大,牲畜也喜欢吃。过阵子我让农学的人来
给你们上上课,别以后让人骗了。同样一百亩地,上田、中田、下田产量大不一样。另者
,如果有人跟你们说某县耕地甚少,无用之荒地太多,就得留点心了。你看那块烂地,苜
蓿没法长,但有成片的地榆和驴喜豆,那显然是有人种的,割下来喂养牲畜。”
“阿爷,你是说会有人撒谎欺瞒?”邵承节若有所思。
“不仅如此。”邵树德轻抚儿子的肩膀,道:“为父治下,与中原其他藩镇其实不太
一样的。经常有人讥讽我半胡半汉,何也?汉家儿郎,何曾将三分之一农地用来种牧草,
饲养这么多牲畜?他们不喝奶,不吃奶酪、酸浆,与我等习俗大不相同。但灵州小儿,现
在有几个没喝过牛奶、羊奶?为父想说的其实比你们被人欺瞒更重要。”
“何耶?”邵嗣武抢先问道。
“不要有偏见。”邵树德说道:“这世上,万国林立,城邦众多。我们华夏之地,这
会领先了一步,但万不可瞧不起外邦蕃人。昔年吐蕃盛时,往天竺、河中等地劫掠,抓回
了很多工匠,打制的器械,手法、风格迥异于大唐,但质量很好,并不输于中原甲胄、刀
矛。粟特人善做买卖,龙家人善相马、养马,回鹘人养的羊很好,波斯人的乐器不错,大
食人翻译了很多算学书籍,便是摩尼法师教给你们的那种。天下很大,人一上百,形形色
色,外国蕃邦亦有才智杰出之士,万不可小觑了天下英雄。便是这驴喜豆,中原没有,但
康居故国那一片却很多,长在贫瘠的山地之上,产量并不输于大宛苜蓿,可大宛苜蓿需要
好田来耕种,驴喜豆不需要。”
“牧草如此,人亦是如此。”邵树德说道:“蕃人有才智杰出之士,大可任用之,不
能因为安禄山造反了就对他们有偏见。平乱第一功臣李光弼便是契丹人,仆固怀恩、白孝
德、李抱玉等亦不是汉人。安禄山心腹谋士高尚、严庄、张通儒等是汉人,大将崔乾佑、
武令珣、田承嗣、李归仁等亦是汉人。该想的是为什么会给安禄山造反的机会,如果不给
他机会,崔乾佑、田承嗣会不会是戍边名将?不同的制度,好人能变成坏人,坏人能变成
好人。河西、陇右、朔方三军那么多胡兵胡将,有人连国王都不做了,万里迢迢跑来为大
唐厮杀平叛。仆固怀恩为平叛军,被迫出嫁二女至回鹘和亲,借来兵马,全家46人死于王
事,可谓满门忠烈,最后为何被逼得造反?”
“阿爷为何突然多愁善感起来?”邵承节嘻嘻一笑,问道。
“啪!”邵树德赏了他一记耳脖子,笑骂道:“阿爷今年三十有七,有很多事想做,
但现在连朱全忠都未讨灭。将来若侥幸一统天下,怕也时日无多了,很多事要靠你来完成
。阿爷想说的是,不可故步自封,不可自高自大,不可闭关锁国。阿爷要统治的是帝国,
不是小藩王国,为君者要有胸襟气度,先圣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难道蕃人就没有值得
学习的吗?傲慢与偏见,只会让华夏被人一步步追赶上,最终落后。蕃人好的东西,我们
就要学,不要有门户之见,觉得不好意思,学会了就是自己的。摩尼法师教给你的算学不
,不是算术,是数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
另外這部小說也算是比較講究的,不像一般種田小說拿著一兩樣科技就覺得無敵了,今天
的篇章就有這麼一段:
「
利用旧有技术条件,搞设计上的创新,是一个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但在使用水力机械锻造铁甲方面,完全遭遇了可耻的失败。
什么水力锻锤,力量完全不够,也生产不出那么大块的铁。邵树德曾经提出过这个建
议,但都作院的工匠们告诉他朝廷曾经试着用水锤打铁,但失败了,所费极多,质量很差
。
邵树德想了想,他后世曾经看过一本牛津大学的书,似乎欧洲的板甲早期全是手工打
制的,根本不存在什么水力锻锤反复锻打形成大块板甲这种事情。
到了16世纪末,欧洲人在炼铁、炼钢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能生产出大块的钢铁,这一
点十分关键,因为这给水力机械锻打提供了条件。但即便如此,一副板甲绝大部分的工作
也是后期完成的,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依然巨大。
真正让板甲成本降下来的是更先进的冶炼炉。欧洲人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冶炼炉的设
计已经极为先进,产量获得大幅度提升,成本飞速降低,同时还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进行化
验,对材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开始逐步提炼理论,指导生产对比下几十年后欧洲
原版的“红衣大炮”和明朝的仿制品就知道了,欧洲人在此时取得了技术优势。
历史上朝鲜、日本用水力机械锻所谓的板甲,质量极差,缺乏最基本的防护能力,原
因在于他们和明朝一样,生产不了大块的优质钢铁板。面积越大,越薄脆,这个只能靠材
料来解决。
如今的灵夏,稍微大一点的铁板都制造不出来,你打个锤子哦!提前七百多年学欧洲
人用水力锻锤打板甲,你确定你们打的是同一种材料吗?那么大的优质铁板你能做出来吗
?
反正历史上朝鲜人、日本人用水力锻锤仿造过欧洲板甲,质量极差。邵树德确定现在
大唐的金属冶炼水平比不上九百年后的朝鲜、日本,他们那时已经从明朝和欧洲人那里学
了很多东西。
」
在過往的章節也有強調過其實很多現代華人政府宣傳的"XX年代就有XX工具"的說法根本可
笑,大多數結果都是人亡政息,原因就是根本沒推廣到民間,最多是官府自己覺得很厲害
,有些我們視乎理所當然的農用工具甚至到了元明才慢慢普及────中國古代的民用農
具根本沒有比西方先進。
當然這部小說也有缺點,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地名、人名、職務名稱,他的介紹太過簡
短,有時候甚至沒有介紹,而是直接把歷史上的描述翻成白話文來講,這導致不熟悉當代
名人、地名等的讀者會很難快速搞懂局勢。這應該是這個作者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說他
對於當代研究足夠深入,反而沒辦法深入淺出的講解,而是引入了太多讀者不熟悉的名詞
....如果這是三國就算了,但是晚唐並不是大多數華人熟悉的時代。
無疑地,他寫作時無意識預設了讀者熟悉這些人名地名的前提,這導致了這部小說某些篇
章如果有大量人名(比如有名字相當類似的軍閥或者官僚)地名(比如介紹地理環境的時候)
的時候會很難讀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