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ustinTW (DoW FAN)
2022-05-12 11:27:27剛好看到文章,其實真正問題是古代社會紀錄不夠詳實的問題,這點只有中世紀歐洲是例
外:
https://www.reddit.com/r/real_China_irl/comments/unf6st/%E9%87%8D%E5%8F%91%E5%85%B3%E4%BA%8E%E5%88%98%E4%BB%B2%E6%95%AC14%E5%B9%B4%E5%A2%99%E5%86%85%E8%AE%BF%E8%B0%88%E6%B2%A1%E6%9C%89_zhina%E5%86%85%E5%AE%B9%E7%BA%AF%E5%AD%A6%E6%9C%AF%E8%AE%A8%E8%AE%BA%E6%88%91%E8%AE%A4%E4%B8%BA%E5%BE%88%E6%9C%89%E4%BB%B7%E5%80%BC/
「
李:心裡先有七八分,再找史料來反證,這說法夠顛覆的。
劉:從史料裡得出結論,這件事情在中國是辦不到的,沒有人這麼做。實際上都是先有了
結論,然後再去找史料補充,只是這一點大家都不說破。
補充一句,根據史料慢慢追求真相,這是可能的,前提是史料足夠充分。但是我可以說,
中國歷史在任何朝代都不符合這個條件。 非洲和美洲的歷史也不符合,東南亞的歷史同
樣不符合。
人類歷史上只有封建時代以來(大概十世紀以後)的歐洲,才有這樣連續而豐富的史料,符
合剛才說的前提。在封建時代的歐洲,什麼莊園、法庭、賦稅,包括麥酒館之類的,你到
愛德華三世朝去找,每樣都是清清楚楚的。
封建歐洲一開始就是個契約社會。收麥子的時候,農奴答應替莊園主把麥子搬到倉庫附近
,按照莊園的習慣法,搬到倉庫門前就結束了,要搬進門,您自己來,如果要我多走這五
步路,那不行。 自古以來都沒有,要打官司的。所以莊園法庭和所有留下來的材料都是
一致的、可信的。
中國就很不一樣。都說中國歷史悠久,但是你仔細看,留下來的是什麼樣的東西呢?曹公率
八十萬大軍下江南,慷慨賦詩,然後左右文人一個一個發表演講,講出很多名垂青史的文
章。這是個好文章的民族:史可法臨死之前寫了一篇悲壯文章,多爾袞勸降又寫出一篇偉
大文章……這些好文章組成了中國的歷史。
但是你根本不知道多鐸圍攻揚州的時候,手下到底有多少人,你也不清楚史可法手裡到底
有多少錢糧。這在歐洲是不可能的,一千名騎士需要多少糧草、多少餉銀,在徵糧徵餉的
時候,沿途都會留下很清楚的記錄。但在中國,你能知道的只是幾個偉大領袖寫了很多詩
,發表了很多慷慨激昂的演講,因為留下來的就是這些東西。
李:這個有意思,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有一些根性的東西。
劉:它就是模糊的、曖昧的、不實的。這樣你就很容易理解黃仁宇說“數目字管理”是什
麼意思。他肯定是看過歐洲的史料的,那些非常瑣碎的記錄:母雞價格今年漲了,小麥沒
有漲;領主今年虧空了多少,他希望能夠提高賦稅,但是打輸了官司,或者打贏了官司;亨
利國王陛下跟國會商量,今年的補助金應該出多少,國會認為不應該出這麼多,雙方又掐
起來了……這些記錄都是非常具體的,一個字也不會錯。 比方國會說一千鎊我們出不起
,只出五百鎊,那一定就是五百鎊,因為出錢的是議員本人。不是他寫一份奏摺,錢由別
人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