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明軍怎麼那麼弱啊?

作者: carsen (carsen)   2022-08-04 00:12:11
: 推 hortl233 : 薩爾滸之戰最高統帥楊鎬智障,4路主將都不贊成分兵
薩爾滸之戰的戰場密布山丘與河流,通往後金根據地赫圖阿拉的道路都相當難走,
史書形容當地地形「險隘之處,車不得方軌、馬不得並馳」。以杜松的西路為例,
最狹窄路段的道路寬度僅有1.8公尺,最陡峭路段的坡度高達25%(現代地下停車場
的車道坡度規範為不超過16.7%),交通非常不便。
明軍與朝鮮聯軍共有超過10萬名官兵,如果不分兵全部集中在一路進軍,整支部隊
會排成超過80公里以上的隊伍,部隊的前軍到達臺北火車站,後軍還在新竹火車站。
如果不分兵集中一路,光是進軍就會慢如烏龜。
[圖]杜松與後金交戰的地點,地圖每格為1公里,每條等高線相差20公尺。
https://i.imgur.com/jTGoOd3.jpg
[圖]1940年代,一支包含3萬餘名步兵(四路縱隊)與3千餘匹馱馬的部隊,
   行軍隊伍長達32公里(不計車輛)。
https://i.imgur.com/9FtEHha.gif
: 推 hortl233 : 薩爾滸之戰4路明軍,杜松和馬林表現可圈可點,明軍
: → hortl233 : 都是在平地以少打多鏖戰後被擊敗。劉挺部最弱沒配
: → hortl233 : 火器,在救援馬林部途中被圍殲。李如柏部是在接獲
: → hortl233 : 前述三部戰敗後撤軍,無可厚非
杜松的部隊分為三支,在界藩吉林崖與薩爾滸這兩地與後金交戰都不是平地作戰。
馬林的部隊同樣也分為三支,他的掩護部隊與潘宗顏率領的後軍都是在山上交戰。
劉綎的前鋒也是在山上交戰。
雙方主力部隊九次交戰的兵力規模,均為一萬餘人到數千人之間,在每次交戰時,
明軍的主力部隊比後金略多或相等。
馬林在赫圖阿拉的西北方,劉綎則在東南方。當馬林被擊敗時,劉綎距離馬林路程
超過了135公里,步兵行軍大約要花超過4天以上的時間。劉綎並不清楚馬林的情況,
也不可能救援馬林。
楊鎬得知杜松與馬林戰敗之後,隨即下令李如栢撤軍。劉綎距離太遠,來不及通報。
[圖]界藩吉林崖,高低差距為100-140公尺,超過30-40層樓高。
https://i.imgur.com/rCuktn2.gif
[圖]《滿洲實錄》描繪後金仰攻潘宗顏的部隊。
https://i.imgur.com/MB4sVVb.png
: → hortl233 : 馬林在接獲杜松部戰敗後轉攻為守不能說錯,在得知
: → hortl233 : 自己是孤軍的前題還跑去送才是該死。當初馬林部就
: → hortl233 : 是為了接應杜松部急行軍才提早出兵,沒有放棄隊友
: → hortl233 : 的意思
馬林同樣不知道杜松已經戰敗,他當晚的駐營地點,距離杜松的路程大約為11公里
(臺北車站到南港火車站)或19公里(臺北車站到淡水老街)。杜松並沒有急行軍,
反而是馬林延誤了1天多,可能是因為等待葉赫過久而太晚出發。
: → hortl233 : 邊軍真正糜爛要到崇禎十二年的松錦之戰後。松錦之
: → hortl233 : 戰的明邊軍都還有一定程度的野戰能力
從薩爾滸之戰到松錦之戰對戰後金的二十餘年,凡是數千人以上的大規模野戰交鋒,
明軍能打成平手就已經是祖宗保佑了,大半是慘敗收場,英勇精銳消耗殆盡。
明末的戰力排行大致是:
清軍 > 遼西明軍 > 九邊明軍 > 後期流寇 > 內地明軍 > 前期流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