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史料中記載的兵力數字較為詳細,有好幾種不同的類別,或可作為參考~
▌軍隊兵額
明代初期採行軍戶制,由兵部管轄的軍戶,大約有役男3百萬餘人,從中挑選官兵。
洪武25年,中央的官兵為20萬餘人,地方的官兵為100萬餘人,合計為121萬餘人。
而洪武26年(1393)戶部造冊統計的人口為6千餘萬人,可約略看到兵民的比例。
[圖](右)《諸司職掌》記載戶部造冊統計的各地人口;
(中)萬曆年間,戶部郎中葉春及記載初期的軍戶衛所與役男數量;
(左)《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25年的兵馬總數。
https://i.imgur.com/Hp9G6ge.png
出處:
https://archive.org/details/02087241.cn/page/n14/mode/2up
https://archive.org/details/02108740.cn/page/n44/mode/2up
https://sillok.history.go.kr/mc/id/msilok_001_2250_0010_0020_0130_0050
▌防區分配
這些官兵會分配到各地區布署,明代初期的12個邊鎮,各自分配的兵力從1萬餘人
到10萬餘人不等,合計共有官兵79萬餘人,馬騾牛26萬餘匹頭。每個邊鎮的防區中,
有著眾多城池、堡壘、哨臺等據點,都需要一一分配兵力。
[圖]各邊鎮分配的兵力,隨著不同時期而有所增減。
https://i.imgur.com/KxDFBkU.png
出處:《度支奏議》,堂稿卷3,第13-15頁。
https://archive.org/details/02082994.cn/page/n16/mode/2up?view=theater
[圖]真保鎮需防守3百餘公里的長城,有許多關隘。萬曆初期的兵額共有5萬餘人,
分散在各處駐守,有的營為3千餘人,也有的營不到1千人。
https://i.imgur.com/g0dsjc4.png
出處:《四鎮三關志》,卷3,第21-26頁。
http://bit.ly/41F6VTl
▌實際兵力
邊鎮的兵額也有幾種類別。其一是由各邊鎮的督撫大員,向朝廷提出的規劃兵額;
其二是經過戶部與督撫大員來回商議之後,核定該年度朝廷供應糧餉的帳面兵額;
其三是發放糧餉時,實際收領的兵額。因此實際的兵力會不滿額或超額。
這三種兵額的記載,前兩種較為常見。若能查到第三種記載,則會更加合適。
[圖]崇禎11年(1638)5月發放糧餉,遼西關外明軍的編制原額,官兵為7萬人,
馬騾牛為4萬餘匹頭。 實際「見在」官兵包含班營在內,為將近6萬7千人,
馬騾牛為2萬1千餘匹頭。雖然官兵接近滿額,但馬匹卻缺少了一半,必然會
對於戰力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遼西明軍於崇禎年間始終苦於缺馬。
https://i.imgur.com/rSUtGmC.png
出處:《中國明朝檔案總匯》,第31冊,第314-317頁。
▌戰兵、守兵
而兵額之中,進一步再分為戰兵、守兵、雜兵等不同類別。例如天啟5年(1625)
孫承宗在遼西擔任督師,他麾下的官兵包含了山海關與關外,規劃由朝廷供應糧餉
的兵額為13萬4千餘人。其中戰勦正兵為將近9萬4千人,防守正兵為1萬6千餘人,
不列入戰力的雜兵為2萬4千餘人(差役、工匠、力工等等)。在兵額中有7成兵力
屬於戰兵,可見孫承宗相當積極地採取進攻策略。(之後核定為11萬7千餘人。)
這些部隊與後金連番惡戰,損失很大,曾補充或重新編制。到了崇禎10年(1637),
遼西關外明軍的編制原額,官兵為6萬8千餘人。其中能夠抽調入關支援的機動兵力
「堪戰援兵」僅有1萬4千餘人;分散布署在關外八城、堡壘、哨臺「堅守毋動」的
守兵則有4萬7千餘人,負責防守長達160公里的狹長地帶。官兵編制轉換為固守,
可見此時由於情勢不利,著重於防守策略。
[圖]遼東巡撫方一藻列出了戰守各營的兵力,亦提到馬匹缺額高達7成之多。
https://i.imgur.com/e2AsZW5.png
出處:《明清史料》,甲編第9本,第862-8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