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個人而言這是個很毒的毒點。
人類科技史的演進大多是有跡可循的,不會無緣無故蹦出一個名詞或突然點亮一個分支,
造紙術與印刷術確實是人類知識傳播與儲存的兩大助力,但究其根本,說只要有這兩樣技
術就能養出一堆知識份子那就是搞笑了,識字率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基於需求,社會發展
的需求,統治者提升人民識字率的動機也沒多高尚。
人們口頭上常說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一旦穿越總要造個織布機應應景,但少有人真正認識
、感受到其引發變革的規模,事實上工業革命導致數百萬的農民餓死,整個社會的蓬勃發
展是由一整代人的血灌溉的,這還不算初期死於勞工法規不全的工人,而“訓練工人”恰
恰才是前述兩樣技術在架空小說裡大紅大紫的原因。(同類型的名詞是“辦學校”)
時間回到工業革命初期,當統治階層藉由機械紡棉機、打穀機的出現,正確認識到機器與
其代表的產能後,放在各國領導人面前的大難題就是工人數量不足,進而促使各種相關政
策出台,其中就包括教育。(同時十八世紀初期用來反宗教壟斷的扛棒“義務教育”再次
被拿出來,現代學校體制的前身基本上就是當時的“掃盲班”,aka 工人速成班,教育是
直到十九世紀才有權利的成份,在以往是“義務”)
放在當時一般人民面前就是兩條路,當個工人,或當個死人,並非沒有人認識到這點(初
期有大量的反紡棉機抗議),但你知道結果。
回到主題,三流作者總愛把知識傳播的局限歸咎於造紙與印刷、統治者的愚民政策,但實
際上呢?
當然不是,這些東西早就有了(或有能力做了),是以往沒有需求,上層和下層都沒有需
求。
說白了,工業革命是當時的需求與技術儲備並存,技術的積累已經滿足了工業化的條件,
單一科技突破(以織布機為代表的生產機械)帶動需求,而需求拉動其餘科技跟進,大量
的技術變革、生產模式變更也連帶影響統治的形式變化,從封建體制轉換至更適合資本主
義的各式政體,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
反過來說,你憑空搞出造紙、印刷,甚至天降蒸汽機又能怎樣?一個農民不會因為買得起
書突然就對讀書感興趣,只會覺得這紙連擦屁股都嫌滑。人人發一把AK47也只會讓社會秩
序崩潰,不會讓農奴突然覺醒想要鬥地主。
當下層人民仍困身於種植糧食,社會主要生產力仍為了族群的延續服務,乃至整個社會結
構都沒做好轉型的準備,空降技術無異於扔一隻iPhone 16給原始人,他只會、也只能拿
來當槌子用,而且還會嫌這槌子特別不耐用,不如一顆石頭。
講真,每次看到這類題材的YY看都覺得有夠煩,又尬又煩。
補個cfantacy點,爬科技樹類型小說,個人比較推黎明之劍或奧術神座,雖然都是理科生
的鍵盤治國錄,簡化了不少東西,但好歹講邏輯、講道理,哪怕不講科學也講魔法,特別
是黎明之劍裡面那句“人民不用你來教”,深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