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茯苓的「利」先變成「瀉」,再來「入丙丁」、「入手少陰太陽經」
: 現在演變為「除溼熱」。
: 往後的其它本草論述若有提及茯苓的赤、白之分,大多不出以上這些醫家的概念。
: 最後,根據我最愛的《顏正華中藥學講稿》:
: 切取外皮者稱茯苓皮
: 切取內層帶淡紅色者稱為赤茯苓
: 切取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稱白茯苓
據安徽中醫學院學報32卷第1期 2013年 77-78頁
茯苓不同藥用部位化學成分分析
藥用部位 功效 藥理成分
白茯苓 茯苓菌核白色的部分 甘淡滲濕 茯苓酸% 水不溶性多糖%
特有補脾利竅 0.0887 89.35
赤茯苓 皮層靠外皮部分 甘淡滲瀉 0.3000 68.29
淡紅色的部分 尤擅清利濕熱
茯苓皮 最外層的外皮 甘淡滲濕 0.1259 64.66
長於利水消腫
三者的比較如上
其中主要藥理成分茯苓酸為代表的三萜類成分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有明顯抗發炎
抗氧化、抑菌的作用
茯苓水不溶性多糖經化學修飾後有明顯看腫瘤活性,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保肝、抗突變
由於赤茯苓的茯苓酸含量是白茯苓的4倍,是茯苓皮2.5倍,所以可為中醫臨床在清利
濕熱時選用赤茯苓、利水消腫選用茯苓皮提供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