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M4gExh2 ]
作者: ted5566 (ted)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BBC: 諾貝爾獎如何對待中醫藥?
時間: Tue Oct 6 00:22:15 2015
1.媒體來源:
BBC
2.完整新聞標題:
屠呦呦獲獎 諾貝爾獎如何對待中醫藥?
3.完整新聞內文: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十三位女性,也是首位獲得這一殊榮的中國人。
諾貝爾獎一直似乎遠離中國人,直到人權活動人士劉曉波和作家莫言。前者2010年獲和平獎,遭到中國政府強烈抗議;後者2012年獲文學獎,在人文藝術領域獲得西方獎項,被視為突破。
但在醫藥自然科學領域獲獎,而且還是女性, 屠呦呦的獲獎書寫歷史。
與屠呦呦 一同獲獎的還有愛爾蘭醫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藥物科學博士大村智。
關注焦點
在獲獎名單揭曉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屠呦呦和她的中醫藥研究背景成為記者們關注的焦點。
在近30分鐘的新聞發佈會上,記者們對坎貝爾和大村智的問題幾乎沒有,僅有一個關於大村智的問題,也是將他與屠呦呦聯繫起來,問「二者進行了怎樣的合作」。
首個問題就是問屠呦呦獲獎的意義。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大會成員安德森(Jan Andersson)說:「早在1700年前人們就知道這種草藥(青蒿素)能治療發燒症狀,屠呦呦做的就是闡釋了這種草藥的哪一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讓後來臨床治療和生產藥物成為可能。」
84歲的屠呦呦多年來研究中藥化學,結合藥理、製劑及臨床等,在繼承傳統中醫藥的精華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和技術,發掘中藥的活性成分,她最突出的貢獻是研製新型抗瘧藥 ——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一名印度記者隨後問,屠呦呦的獲獎是否意味著西方醫藥界對傳統替代藥物的看法發生改變?
這一問題讓出席會議的諾貝爾大會成員有點意外。大會成員、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教授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很外交地說:
「尋找新藥的途徑有很多種,人類通過不同植物尋找治療方式由來已久,這可以激發我們尋找新藥的新觀念。」
不過,弗斯伯格教授也明確指出:「我不認為我們會直接用這些草藥」。
出席發佈會的諾貝爾委員會主席朱琳·吉拉斯(Juleen Zierath)補充說:「他們用了很複雜的方式提取這些有活性的自然物,這不是說把一些植物混在一起就行,而是用了複雜的方式提煉。」
新聞發佈會主持、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委員會秘書蘭達爾(Urban Lendahl)也趕緊補充說,草藥只是起到了「激發創新」的作用,最終通過技術做成了「現代的、有效的藥」。
也有西方記者對青蒿素的製作方法表示擔憂,認為有的可能是轉基因,這是否安全。
安德森教授回答說,種植和生產青蒿素植物都是基於傳統方式的,合成的方式只是加進了光合化步驟,以及結晶以便獲取濃度更高的活性物。
「不是頒給傳統醫藥」
原以為接下來的問題是會針對其他兩位獲獎者,但記者們的興趣還是集中在中草藥和屠呦呦。
問題包括這種新藥的抗藥性,這種藥與其它藥相比,抗藥性會如何等等。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委員會秘書蘭達爾說,他們還沒有與屠呦呦取得聯繫,但相信她會對獲獎消息「有積極反應」。
蘭達爾為評定獲獎者解釋說,整個評估過程是很徹底的,評估團隊閱讀了大量的文獻,以圖找到對人類醫學最大的貢獻者。他說,屠呦呦的最初文獻是中文的,但也閱讀了她的其它很多文獻。
與會記者似乎對諾貝爾獎和中草藥的關係表示興趣,鑑於一再有類似問題,出席發佈會的弗斯伯格教授說:「這不是對傳統中醫藥的頒獎,我們頒的獎是給從中醫藥當中獲得啟發、作出貢獻的個人,她能夠從中做出新藥,讓我們在全世界銷售。」
(撰稿:高毅 責編:董樂)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5/10/151005_tu_nobel_prize_chinese_medicine
http://goo.gl/zp2b9U
作者: tryagain24 (wilson156) 2014-10-06 00:23:00
名字好...喲喲
2000多種方藥中整理出可能有效的640 ... 是 可能 呦
作者:
A6 (çŸID真好)
2014-10-06 00:24:00to yoyo
作者:
arnold3 (no)
2014-10-06 00:26:00西醫要跟上中醫的理論水平還早了幾百年
作者:
mtcoat (mtcoat)
2014-10-06 00:26:00說到底 還是不承認傳統中藥呀
作者: wsx26997785 2014-10-06 00:27:00
查良鏞文學獎 翁啟惠化學獎 袁隆平和平獎
作者:
cutsadh (呦呦呦)
2014-10-06 00:27:00很專業的問答呦~~台灣的記者不知道有沒有能問出這水準的?
作者: wsx26997785 2014-10-06 00:28:00
鄧青雲化學獎
我相信同樣是YOYO一族的YOYO大 總有一天也會得獎QQ
作者:
anaydh (閒閒無聊..)
2014-10-06 00:29:00唐獎自己發一個就好了..
作者: pote85712 (æ¯è±¬å¯¶å¯¶) 2014-10-06 00:47:00
to yoyo 謝謝你的RAR程式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10-06 01:11:00從古老的典籍中得到啟發,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
作者: golden131 (金包銀) 2014-10-06 02:37:00
呦呦外,還其實很多有傳統習慣的優良藥法值得研究和思考,這不是諾貝爾獎完整的工作,但會讓我們去多嘗試之後的
作者:
nocturneC (Sent From 拐拐)
2014-10-06 04:19:00純噓某樓,廢你媽啦,yoyo是從中醫典籍看到青蒿有治療效果,沒有中醫典籍,他能發現個屁
「不是頒給傳統醫藥」西醫繼續吃豆腐,萃取成分出來就是他們的了
作者:
daviking (daviking)
2015-10-06 21:30:00跟中醫一點關係也沒,其實跟毛地黃強心一樣,就是發現其有效成分,改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合成,生藥研究本來就是這樣,應該分類在生物科技,硬要說成是中醫的話…
無所謂吧.我比較在乎中醫的思維體系與治療特色被故意忽略.比如說在這種場合特別強調一下「是頒給(萃取單一成分並證實療效的)個人而不是頒給傳統醫藥」。這只是稍稍被貶抑一下下.不痛不癢.但是卻也凸顯了所謂的傑出學者的思維侷限在主流之中.無法體察相異思維的價值因為這種發言.代表他認知到有其它相異體系.但他必須特別表明他不苟同相異體系.這種態度也就是中醫藥研究難以獲得公眾力量(例如政府補助)的挹注.
作者:
daviking (daviking)
2015-10-07 23:17:00我覺得最大問題是和g大一樣追求卓越的人太少,混日子的人太多了
作者:
riya (東京日和)
2015-10-07 23:34:00是嗎?那我就繼續使用半夏瀉心湯治療表淺胃炎與消化性潰瘍吧就不用中醫理論了,但如果我方贏了,就算中醫贏了,不知可否頒我諾貝爾生醫獎?我發現半夏瀉心湯可以治療90%的胃炎,我要擊敗名老中醫了!
作者:
daviking (daviking)
2015-10-08 08:02:00…我的意思是:爭論要用數據才有力…
中藥西用效果未必不好.也未必好.但是中醫審度之時依病家狀況分釐珠計.代表一種態度.整個中醫體系在沒有更多信實資料可依據時的敬業態度.有資料更好.沒資料也不能空等呀. PS:我不追求卓越.我只追求真實
作者:
daviking (daviking)
2015-10-08 10:39:00真實就是我個人認為的卓越,跟一張嘴比起來空說然後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