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播出集數越來越多,節目在板上討論的風向好像開始改變。從最開始的一片好評,慢慢過渡到充滿爭議,現在好像更多的人覺得失望,認為節目過於綜藝化,不再像競技真人秀,而是靠藝人的綜藝表現撐場。而我的看法剛好相反,非凡搭檔從來都是綜藝節目,這也是它比極速前進好看很多的原因。
美國的原版的TAR是競技秀,素人選手參加,為了獎金努力拼搏。願意來參加節目的素人身體素質通常較高,可以完成難度較大的任務,競技比賽的意味濃厚,節目也非常好看。但這個模式照搬到中國完全不行。素人非選秀節目根本沒人要看,最好的例子是計畫規模龐大的「我們15個」,非常失敗。
深圳衛視引進極速前進的時候明智的修改規則,把素人競技換成全明星比賽。靠明星的人氣吸引觀眾,再用節目帶入感固定收視人群。但他們的問題是照搬美國任務的時候沒有考量藝人的能力,造成很多任務過難或存在危險,尤其是第二季更是如此。很多任務藝人被迫放棄比賽,放棄任務罰時雖然難看但也比拼老命要好,而且很多任務完成起來甚至比罰時更費時間,選擇放棄居然是最優解。硬著頭皮完成任務的藝人也不再有心情考慮節目效果,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後悔參加節目,但合約簽了就只能把工作完成的感覺,每個人都苦著一張臉。
美版素人參賽是為鉅額獎金,中國版藝人只是來上通告。一旦受傷,哪怕是臉上小小擦傷都可能會耽誤之後更多的節目邀約,已敲定的節目甚至要賠付違約金。楊千嬅鬥牛任務都硬著頭皮去參加,被牛頂飛的一瞬間不知道她的人生跑馬燈都在想什麼,有沒有後悔參加節目。藝人帶著牴觸情緒被迫錄節目,怎麼可能給觀眾帶來快樂?
非凡搭檔汲取了前人的經驗,選擇更簡單的遊戲任務,更多類似制動卡類特殊設置,充分調動藝人的綜藝感,搭配社長的旁白,讓每一關都很有趣。每一關遊戲都結合當地的特色,體能、技巧、運氣結合起來,讓排名可以經常變化,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劇情更能吸引人。
插個題外話,遊戲設計有兩個方向。全靠技術,比如圍棋,全靠運氣,比如擲骰子。玩圍棋,甲永遠下不過乙,那麼甲就不再願意和乙下棋了。擲骰子甲乙勝負不定,會很無聊不會有動力一直玩。好的遊戲設計是尋找兩者的平衡點,比如麻將,技術好的人贏得多,技術差的也不至於一直輸,遊戲可以一直玩下去。
非凡搭檔的任務就加入了很多運氣成份,或者說是不那麼「競技」的成份,甚至可能是人為設計專門適合或者制裁某組搭檔的遊戲內容。這樣會增加更多變數,讓剩菜組合可以逆襲,上一期只有45分的黎明魏晨組合這期可以奪冠。
很多人覺得最近幾期任務和奧運競技越走越遠,逐漸偏向綜藝節目,其實這剛好是節目想要的。假如一直處於超高難度拼體能的「真·競技比賽」中,李小鵬鄭元暢組合永遠會第一名,兩個女生組合一點機會都沒有。
當然說了這麼多我也不願意為每一個任務洗地,還是有很多任務是非常失敗的,比如最新一期的講笑話,我一直快轉,看得尷尬癌都犯了。美國第一站的高空平衡任務既危險又莫名其妙,這和美國有什麼關係?還有好幾次都強行置入的跑車任務,英菲尼迪的冠名到底花了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