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monblue (懼美女症)》之銘言:
: 剛剛亂轉電視看到某台有名師教學的節目
: 該名師的藝名跟黃易某個後宮主角一樣,教的是熱學。
: 身為一樣教自然科的老師想說看看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地方。
: 不看還好,看了很傻眼,H = m s △T,H是算熱的變化量,
: 「變化量」是熱學這邊一個重要概念,他直接忽略,直接說是算熱量
單純以題目看變化量這邊,很多題目都會以這個點出題,
所以這邊應該是該師失誤,以分數當出發點來看的話。
比如說,有杯1公克的水溫度1度C,這杯水具有1卡的熱量(X),
直接套用該師的說法,這題拿不到分數,而且這種題目非常常出。
: 而且我記得課本有把這個概念明著寫出來,
: 「這個公式不是用來算物質"含有多少熱量"的,而是算"變化量"」
: 連主持人問說食物"含有"的熱量也是這樣算嗎他也直接說是而沒解釋。
: 食物標示的熱量是他的化學能能夠經呼吸作用轉換成熱能的值,
: 而不是食物因為本身溫度所含的熱量,國中無法算出這個。
: 國中的公式精確點說是"熱傳導過程中物體本身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的熱量變化"
: 雖然物質本身經過燃燒可以"提供"多少熱量可以用這公式算,
: 但要說物質本身含有多少熱量這就錯了(選擇題常出現),概念上很明顯不同。
: 後面我已經不知道他在上什麼鬼了,反正就是學生解題順利得分(節目嘛)。
: 我不懂這是節目效果還是這個老師真的這樣上?還蠻無言的,
: 雖然啦,短短半小時的教學節目要講清楚熱學有點困難,
: 但不能連公式都直接改了又忽略最核心的觀念吧。
: 而且妙的是他沒直接講變化量的意義,
: △T竟然就直接用大的溫度減小的溫度,而不是後來減原來(暈~)
在這邊,大減小其實有數學上絕對值的觀念存在,
我在教學生的時候,冷熱混合的通式為 絕對值放熱=絕對值吸熱,
因為末溫減初溫,會有正負上相等的問題。
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把絕對值解開(不套用絕對值的話),
下一步明顯就是(大溫-小溫)。
所以我覺得該師有問題的地方,應該是沒有把絕對值那塊講的很清楚,
但是其結論在冷熱混合的題目內(國中常見兩物混合),
是非常正確且常用的用法。
: 這樣教的話吸熱放熱就無法從數字上看而是自己另行判斷了,
: 這樣學如果有三物體以上的熱平衡要強算會出現邏輯上的問題。
當然,單純算物體吸放熱,一定要堅持末溫-初溫啦,簡潔有力,
而三物混合的題目...國中很少見、也少考,乾脆不提。
: 且以後運動學也講到變化量時又怎麼辦?
: 一整個搞不懂他這樣教的意義在哪...
: 我勉強想到可能是怕學生數學不好正負觀念會混亂才這樣教,
: 但那是七年級第一章的數學耶,
: 八年級若怕學生連正負值的觀念都有問題而這樣教,不是因噎廢食嗎?
: 有點好奇這種教育節目是名師廣告時間還是名師受邀上節目?
: 不知道這篇會不會有爭議,但是看完的感覺真的蠻差的,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