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不太禮貌,但我覺得這理論根本穿鑿附會的瞎扯蛋......
以我為例,我國中時最喜歡的幾首歌是:
來生緣、忘情水、天意、相思成災,
但劉德華的其他快歌我就很無感。
後來上高中,開始聽周杰倫,我喜歡的歌也都是:
安靜、黑色幽默、世界末日.....這一類的慢歌,
至於那些節奏很快的歌,如忍者、雙截棍之類的,
我都覺得超難聽,根本是噪音。
可是隨著年紀漸長,身體被糟蹋得差不多了,
我開始聽K-POP後,反而開始喜歡聽快歌,
比如最近很迷的outsider,他那首loner我放到女友覺得煩,
還趁我睡覺時,把我手機裡的mp3砍掉。
這一切的一切,都和你的理論完全相反吧?
而且就我印象裡,心跳快慢和體力好壞不能劃上等號吧?
比如一樣是心跳變慢,可能因為你是運動員,
心臟肌肉很強壯,每次打出去的血量比較多,所以跳比較慢,
但也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你的心臟產生病變,
刺激心臟跳動的電位傳導不好,所以跳得比較慢。
至於心跳變快就更矛盾了,因為心跳變快多半都是身體有問題,
並非如你所言,人老了心跳就變慢,
所以年輕時心跳快代表體力好。
所以,你這個「生理音樂學」到底是什麼鬼啊...... Orz
※ 引述《tarantella (Arithen Jacks Zhang)》之銘言:
: 大家先不用這點來吵,原波會有這種反應,是因為符合人類接觸外在事物時所產生的神經
: 反應現象。關於這現象,我用生理音樂學的方式來稍微講解。
: 我們人類都是靠腦部來主動吸收外在資訊,因此對於音樂我們也是主動吸收,並且藉由音
: 樂來讓我們腦神經產生共鳴,至於我們腦神經如何和音樂產生共鳴,這就牽涉到腦醫學範
: 圍,我不是這方面領域,所以不再解釋了。
: 一般正常人在出生時,因為身體還沒發育完全,所以會對於簡單上手且跟一般心臟跳動速
: 度的音樂產生共鳴,至於所謂一般心臟跳動的音樂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兒歌,它們的速度
: 大部分都是一拍等於100,這很符合人類正常跳動,因此幼兒聽這音樂會聯想媽媽的感覺,
: 所以也會藉由聽這音樂而安撫他們情緒。
: 不過等到幼兒成長到青少年,因為身體快速成長,再加上他們體能大幅增長,因此他們對
: 於音樂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因此這段年齡的人最喜歡的就是震撼且快節奏的音樂,讓他
: 們能隨音樂跳舞翻唱,並且能當場演起功夫舞蹈,也使得這些人常會聽取很吵鬧的音樂,
: 藉此感受他們心中那份跳躍。
: 不過人總是會老,而人到了三十歲體力就會下降,這時人們已經跟不上快節奏音樂,反而
: 會朝向比較緩慢的音樂,尤其是年輕時所聽的緩慢歌曲,因為不但能讓他們心跳能跟上歌
: 曲速度,並且能藉由回憶而引起共鳴,所以很多人到了這把年紀後,就會回想起以前比較
: 慢的歌曲。
: 當然每個時代都有快節奏和慢節奏的歌曲,就算是1920年的音樂其實也有讓部分現代人受
: 不了的快節奏音樂(請聽史特拉文斯基早期音樂),只是我們每個人到了稍微年長時,總
: 是會回想起速度比較慢的老歌,因為一方面我們體能下降,二方面那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歌
: 曲。
: 所以建議原波如果覺得現在日本動漫音樂不好聽,可以聽聽日本其他歌曲,畢竟音樂又不
: 是只有動漫音樂,就像我當年因為只聽動漫音樂,所以寫出來音樂都是動漫感,也讓我的
: 音樂老師叫我多接觸其他音樂,我才會主動去找我想聽的各式各樣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