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ED781120 (蒼夜歌)》之銘言:
: 突然很閒的發現不知幾年前整理過遊戲在決鬥都市使用的牌組
: 神之卡:共2張
: 歐西里斯的天空龍(預賽對馬利克人形後加入)
: 歐貝利斯克的巨神兵(準決賽對海馬後加入)
: 上級怪物:共6張
: 黑魔導
: 巴斯達布雷達
: 真紅眼黑龍(預賽對城之內加入後就忘了拿掉……)
: 黑魔導女孩
: 暗黑魔族基爾法惡魔
: 獨角惡魔(五星1300/1400)(順位賽移除,怎麼會放這種東西……)
: 下級怪物:共10張
: 夜皇帝
: 夜皇后
: 夜騎士(實卡為Lv5,根據真理福音,漫畫設定為Lv4)
: 磁石戰士a
: 磁石戰士b
: 磁石戰士r
: 幻獸王
: 角翼魔人(實卡為Lv5,但漫畫為Lv4)
: 巨盾戰士
: 小毛球
: 魔法卡:共19+1張
: 次元魔法
: 擴散波動
: 魔術帽子(漫畫設定為魔法卡)
: 魔法筒(漫畫設定為魔法卡)
: 魔術的咒文書
: 擷取精神
: 漫畫效果:對手場上一隻怪物在本回合可用來做我方的犧牲,融合怪物的場合,
: 可視為融合素材數量的祭品,對手恢復1000分。
: 二重魔法
: 漫畫效果:對手本回合所發動的魔法都可以視為我方卡片發動一次。
: 強欲之壺
: 手牌抹殺
: 洗腦
: 融合
: 融合解除
: 魔法解除
: 死者蘇生
: 六芒星的咒縛(漫畫設定為魔法卡)
: 增殖
: 交換
: 怪獸回收
: 拆陷阱
: 惡魔聖域(準決賽對海馬後加入)
: 陷阱卡:共5張
: 逐漸消失的生命
: 光之封牌劍
: 連鎖破壞
: 精靈之鏡
: 魂之鎖
: 上述是漫畫中遊戲在決鬥都市所有使用過的卡片,
: 不計入神、真紅眼、惡魔聖域的話合計39張,
: 用實卡角度來看,其他後補卡中放進來會對牌組比較好的有:
: 神聖防護反射力量(俗稱神反、神聖彗星)
: THE巧詐師
: THEMagie4
: 綜上所述,遊戲在總決賽中使用的牌組一共七隻上級怪物、十隻下級怪物、
: 二十張魔法以及五張陷阱,
: 其中魔法使只有黑魔導與黑魔導女孩,但必須搭配魔法使的魔法卡就有五張。
: 順便我們來看看被實卡玩家評為「真˙決鬥都市最佳套牌」的城之內牌組吧,
: 上級怪物:合計3張
: 閃電戰神
: 人造人索加(漫畫設定為Lv7)
: 魔導騎士(等級6攻擊力1850,漫畫出場一次但因城之內違規立即消滅)
: 下級怪物:合計8張
: 鐵騎士
: 漆黑豹戰士
: 龍神戰士
: 羽翼戰士
: 火箭戰士
: 傳說中的魚夫
: 寶貝龍
: 星光劍士
: 魔法卡:合計10張
: 猜謎
: 右手換盾左手換劍
: 融合
: 天使的骰子
: 沉睡的綿羊
: 吸盤蜘蛛
: 怪物BOX
: 閃電劍
: 颶風
: 愚蠢的埋葬
: 陷阱卡:合計5張
: 惡魔的骰子
: 掉落的洞穴
: 魔術手臂
: 盜墓者
: 附鎖飛鏢
: 單看決鬥都市用過的牌,總計起來一共是26張,
: 不過就比例上來看,只要不要硬塞華而不實的上級怪物,
: 如果將剩餘的空間用10張下級怪物、4張魔法卡填起來,
: 就非常接近同時期實卡玩家的比例。
: 基本上,如果有人把城之內的牌多塞就算是塞兩張寶貝龍、
: 兩張龍神戰士、兩張羽翼戰士、兩張星光劍士、兩張火箭戰士、
: 再隨便塞個幾張魔法,
: 我也敢說這套牌跟遊戲上面那副牌打勝率接近100%。
: 實際沒玩卡片遊戲的人可能不好理解,這邊說明一下,
: 在紙牌遊戲中,構築牌組時比例非常重要,
: 有強力怪獸在手卻無法召喚是一點用都沒有的,
: 這也就是海馬、馬利克在結局戰說的「神的弱點」,
: 只是這弱點絕不是只有神才有,要犧牲兩隻怪物才能召喚的七、八星級怪物,
: 其召喚條件也是非常重的負擔。
: 所以在同時期的實卡遊戲泛用型牌組中,絕大多數玩家只會挑選一到兩隻的五六星級怪物
: (熱門的有六星的陷阱無效人造人、戰破怪物無效又高人造人50攻擊力的六星冥王、
: 六星無效果但攻擊力2500的惡魔召喚),
: 其它則是約18到20張的下級怪物、約20張的魔法陷阱,
: 且下級怪物除非是有非常強的特殊能力,否則都是攻擊力至少1900的攻擊要員。
: 在沒有特殊系列的配合下,就算是放到超過三隻六星級怪物,
: 也會非常容易出現手上有上級怪物,
: 但場上的下級怪物都在戰鬥交換中消耗掉無法打出的窘境,
: 更何況相較城之內,海馬跟遊戲牌組中都有超過四隻需要犧牲兩隻以上祭品的上級怪物。
: 從祭品的觀點來看,要同時滿足「湊齊祭品」與「持續與對手進行怪物交換」兩點,
: 牌組中的下級怪物數量跟質量都要足夠,
: 最少最少都要是上級怪物所需祭品的五倍以上數量。
: 所以遊戲的強度比不上其它幾代,真的不是因為啥禁卡問題
: (真的,就算算上解禁的死蘇,也只有強欲跟洗腦是禁卡啊),
: 而是構築牌組本身就出了極大問題……
私以為討論"牌組"強度是較無爭議的,但若是討論"角色"強度而將現實OCG環境拿來講就
不甚正確
在遊戲王的世界中,決鬥技巧的重要性是大於卡片強度的(愛德表演過拿隨便抽的40張和
十代熱戰,萬丈目可以把搗蛋三傻活用,遊星的牌組是撿來的,遊馬拿他爸的牌組卻無法
活用)
再者,沒看過遊戲王的觀眾也知道他們很愛打到一半印牌,加上角色於該時代的閒置,這
下拿現有卡片出來談角色強度意義更低了
雖然牌組沒什麼好討論,但大體上還是能看出每個主角的風格(憑印象)
ATM:以妨礙對手的戰術為主,單卡的POWER不大但搭配之下可以處理許多強敵,拿到現代
環境大概就是後台重坑的META BEAT
十代:前後期換過牌組不太一樣,
前期是因應各種狀況融合出可以對應的HERO,
後期則是用N動物多樣化的效果控制場面後再以NEOS及其融合體BEAT DOWN
整體而言:抽濾 ,堆墓 ,大怪OTK
遊星:小怪連續特召進行高速同步,因應戰況切換運用不同的同步怪獸,防禦性的卡片很
多,讓怪獸可以長時間的維持在場上,給我的印象較偏被動
遊馬:靈活的超量特化牌組,但能跳HOPE就很想跳,一張稱到最後再以極高攻擊力貓死對
手
遊矢:P召喚,EM本身升降攻擊力的效果多,也是利用多樣效果因應戰況的類型。但似乎對
魔陷的運用/警戒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