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mallplug (插頭)》之銘言:
: 這是前起天看到大家討論漫畫文化時突然想到的問題
: 智慧型手機發展到現在已經算是很普羅很常見的工具
: 而手機遊戲市場也是很大的商機,也有很多公司投入
: 但是好奇的就是,感覺日本總是能想出很多創新的玩法
: 我指的是那種非掌機移植只有觸控式手機獨特的遊戲
: 好玩經典的電動遊戲掌機很多,也很多都移植到手機遊戲
: 像是俄羅斯方塊、坦克大戰、各類球類遊戲,橫向捲軸遊戲
: 但是你本來就不用特別用手機玩,掌機或是電腦也能玩
: 而很多智慧手機創新的玩法幾乎都是從日系手遊開始流行的
: 這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畢竟手遊發展也就這幾年的時間,各國的起跑線應該都一樣
這點並不是事實
早在智慧型手機還沒出來的時候
日本的手機的效能和技術力就已經能跟智慧型手機匹敵
你有聽說過智障型手機能順暢撥出1080p的影片嗎?
當時在2008年附近我有打聽到一些日本手機的規格.
有許多手機不外銷但是性能卻能屌打一堆外銷的手機
除了硬體外,連軟體(遊戲)也是.
在智障型手機的時代
你拿一台能用broswer上網的手機就很了不起.
更何況是玩能網際網路連線的手機遊戲
但是在日本.不能上網的手機非常稀少(甚至被當作是落伍)
當大家以為手機遊戲只能藉由連聽都沒聽過的公司用破舊的JavaEE
撰寫出只能消遣用的小遊戲時
日本在手機遊戲方面已經有大規模的市場和公司了
當然就是SE(X)DeNA(O)
DeNA雖然不只有做手機遊戲的業務,但是大宗還是手機業務
(那橫濱之星先暫時不討論)
旗下的一大公司mobage更是家戶皆知
SE稱自己是手機大廠時,mobage都笑而不語
論手遊數量,坑錢程度SE都還比不上
當然不用說DeNA另一家旗下公司Yahoo!Mobage
接著討論現今的手機遊戲(X)轉蛋遊戲(O)
在日本的道具付費手機遊戲,幾乎10成9都離不開轉蛋遊戲
目前很夯的手遊PAD,彈珠,黑白貓,CC......
裡面都離不開轉蛋要素
而且卡片(寵物)培養要素幾乎大同小異.
不論是轉蛋還是培養其實都是沿用智障型手機遊戲的要素
只是現今手遊跟以前的差別只差在,過去手遊只是卡片撞來撞去
現今手遊還多了一些遊玩方法
==============================================================================
註:
不要再說抄襲遊戲玩法是告不贏的
你知道太空戰士系列裡的ATB是有專利的喔!
==============================================================================
: 相對於其它只是移植平台的遊戲,日本在這一方面就有打出手遊的特點(即時、觸控)
: 也不是說移植遊戲不好,我也很愛Cytus
: 也可能是我手遊玩的太少,也幾乎都只玩免費的 (付費下載三款)
: 但是總覺得我們在開創新玩法這一方面,也就是創意,還是有進步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