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來, 曾經那麼輝煌的國產遊戲真像是夢一場
小時候買的遊戲九成以上都是國產貨 而且玩完還會強烈期待下一部作品
我的第一款電腦遊戲, 是大宇的"電腦魔域(1991)" 跟 光譜的"十八空降旅(1993)"
這兩款可能現在聽過的人很少了
現在想來 十八空降旅 根本就是即時戰略嘛
玩家自己操縱一台飛行艦 到處佔領資源 製造並設置部隊 目標是打爆對方主基地
而電腦魔域這款RPG對當時的我來說也是很緊張刺激的東西
主角被吸進電腦世界(就是一塊巨大的電路板),
進入迷宮後是用魔眼殺機那種第一人稱方式移動, 隨機遇敵
因為地下城的那種壓迫感還有敵人突然出現的緊張感 讓我一次不敢玩太久
在那之後大宇就變成我最愛的公司 小時候還曾經希望進入大宇工作(現在看來 唉...)
雖然往後幾年偶爾也接觸到一些外國遊戲(我主要玩的都是pc game)
不過一來是因為語言隔閡 二來是真的不對我胃口 所以我玩的大多還是國產作品
仙劍, 軒轅劍, 妖魔道, 炎龍騎士團, 光明戰記, 超時空英雄傳說, 古文明霸王傳
風色幻想, 蜥蜴超人L-man, 失落的封印, 天使帝國, 烈燄鋼狼傳, 阿貓阿狗
守護者之劍....etc(好像都集中在RPG跟回合戰略上)
後來我知道某些作品都是模仿(或抄襲)日本的作品, 可是我當初卻仍能玩得非常高興
然而現在呢? 那些被模仿被抄襲的國外作品很多都已經成為不朽的典範
而台灣這些遊戲的名字卻只能走入歷史
我知道遊戲開發的成本已經不同以往
印象中失落的封印整款遊戲全出自一人之手, 現在同樣地位的作品卻很難做到如此
我知道盜版對台灣遊戲業衝擊很大, 很多公司都不願再投入單機遊戲
我也知道玩家的口味變了, 現在要我在去玩以前那些可能都會受不了
但是國外公司都已經隨著潮流讓自己進化
台灣的公司就算有進步,
那個幅度也實在很難讓人願意把錢投下去(我知道有好的 但絕對只是少數)
更不用說某位"偉人"所說"線上遊戲只有一年壽命"的策略 更讓人無法恭維
而實際上, 台灣公司拿出來的大部分作品, 有到達胃口已經養大的玩家的低標嗎?
老實說, 這真的很難讓人不想看衰啊
-
因為老回憶一直冒出來 導致寫的很亂 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