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舊文重PO吧~可以吧~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36805246.A.768.html
~~
2005/02/14 YouTube成立,隨其第一支影片的上傳公佈,人類使用影音的方式從此改變。
緊接著,在隔年(2006年)的4月2號,電視動畫<涼宮春日的憂鬱>第一話正式開播,
其優質的畫工/運鏡/剪接手法、與具新意的劇情,乘著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的旋風,
創造了全球範圍的爆紅現象,片尾涼宮舞在各國愛好者的模仿/自拍/上傳下,
成為永存於網路上,證明其熱潮的不朽印記。( https://goo.gl/mHGTNk )
~~
隨後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歷史了,輕小說/遊戲/漫畫動畫化的熱潮,
角色歌、演唱會、扭蛋/公仔/抱枕/掛軸等周邊的跨媒體行銷,
萌系畫風的興盛、各式女角屬性的開創、作品數量的井噴,
日本ACGN的發展成為世界內容產業集中研究的焦點案例,
其規模逐漸擴大,就如同一永續自我發展的生態系統。
~~
然而,在成長的當下,滅亡的因子也已潛藏其中,
優良改編題材的枯竭、各式女角屬性的飽和、
特色/梗的僵化定型已無法喚回最初感動,
不斷下猛藥也招致終會面臨的反效果,
10年了,也到該再創新局的時刻了~
~~
實際上,消費者也會僵化定型~
人人都有自己專屬的黃金時代。
( https://goo.gl/sIfhkt )
對熟悉的畫風/題材/設定/演出/表現方式給高評、
而排斥陌生/不熟悉的新進作品,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如同人會成長,ACGN自然也會不斷往新的題材/方向發展,變換出新的風貌;
若覺得新進作品無法融入、跟不上相關討論,或許要成長的,反而是我們自己~
※ 引述《yuan55226 (阿伊)》之銘言:
: 最近常在網路上看見6、7年級生,對於2000年以後動畫的想法。
: 1、說明2000年開始到現在的作品都遠不如1980、1990年代的『黃金動畫時代』的作品?
: 2、認為8、9年級生從小到大,接觸的每部動畫都是垃圾。
: 並且無法和6、7年級生他們年代的動畫相比。
: 現在回想自己過去喜歡的動畫,我覺得都蠻看也沒發現什麼異常。
: 大約寫下印象深刻的2000年代後期
: 像地球防衛少年、食靈零、東京地震8.0
: 夏目友人帳、新海誠系列……記憶中都還不錯
: 雖然動畫只看到高中,那些記憶停還留在學生時代。
: 我想知道6、7年級的前輩為何這麼認為呢?
: 所謂『動畫黃金時代』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