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不能算完全的闢謠文,只是覺得有些推文說的狀況跟實際情況落差有些大了。
歐美漫畫的分鏡問題─>
很多人有提到歐美漫畫分鏡不好看、版型太密的問題,那是因為歐美漫畫理解分鏡的
方式跟日本漫畫不太一樣。一般來說,日本漫畫注重的是事件的動作感和臨場感,歐美漫
畫注重的卻是事件與事件間的關係;它們對於哪些元素該作為故事基本單元是有根本上
的理解差異的;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看到日本漫畫習慣把一個動作拆解成好幾個不同的分鏡
來表現,而歐美漫畫卻習慣在一個分鏡中弄出很複雜的構圖。兩種理解方式各有各的好處
,一句歐美分鏡太爛帶過去相當不負責任。
(要講好處的話,歐美漫畫很容易用分鏡作到類似電影蒙太奇的效果,很多你在電影中看
到的鏡頭技法幾乎都可以平移到漫畫上來用;所以也才會有人想到可以把300、Sin City
的分鏡當成電影的storyboard來用,你拿書去對照,電影跟漫畫的分鏡長得完全一模一樣
。)
題材太少─>
絕對不正確。IMAGE跟Dark Horse還有其他獨立公司一直以來都很積極開發各種主題的
市場,而且從Will Eisner以降,歐美的圖文藝術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近年來還有作家靠歐美漫畫拿下衛報文學獎、年度最佳文學作品。Superhero genre是
歐美市場底下最好賣的子類,但作家們可從來沒把自己關在舒適圈裡面。
而且真的有在關心歐美漫畫的人都知道,像是Eisner Award這種歐美漫畫年度金像獎,
重點獎項通常都不是給超級英雄漫畫拿走的......(當然也是會有例外,像是號稱得獎機器
的Daredevil,但普遍來說超級英雄題材在Eisner Award或雨果獎一直都沒有比較吃香)
而且歐美漫畫由於分工精細,很多知名的文學創作者和影視編劇也有都機會來漫畫編劇圈
耕耘,包含史蒂芬金、尼爾蓋曼、Brad Meltzer、Brian K Vaughn、Joss Whedon都是跨
產業工作的例子。
超級英雄故事太龐大不好入手?─>
部分來說是事實,但這裡也有個很少人提到的盲點,就是真正閱讀的時候也沒有真的要你
把全部老東西都看過;只以Wonder Woman的連載來說,新讀者是可以完全不用管過去的
故事,直接從新52第一期開始看也可以完全接軌的。至於年度大事件、老作品、整個英雄
漫畫宇宙的架構這種東西要不要了解,讀者大可自行斟酌想要深入到什麼程度,但如果只
是要看一個角色的單線故事,這些預設知識的影響程度常常是被誇大的;講白一點
,超級英雄漫畫已經有接近八十年的歷史了,就算再愛英雄漫畫的人也不見得有那個美國
時間把全部的書從頭翻起。
語言問題─>
這個無解。如果你真的很痛恨英文那歐美漫畫確實就是有門檻在那邊。有人提到日漫外銷
歐美的收入一直不錯,但這說穿了也有語言因素在裡頭,因為歐美書商的日漫實際上就跟
台灣進口的日本漫畫一樣都是翻譯品(日翻英)。但反過來就很有趣了,日本大概也是到
近年來開始才比較積極的想要翻譯歐美作品去日本(至於台灣的情況,你可以問問自己
上次看一本全英文書而且不是課本的東西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