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上有一門社會議題的課程。
這門課很無聊,我常常在發呆不然就跑出教室在系館周遭逛逛。
每週要有一組報告,然後上週換我。我們報告了一篇文本,〈黑人與語言〉,
大致上來說就是在描述一群被殖民黑人想學法語以白化的現象。
我們這一組是各自分工,於是我就拿 MGSV 的預告片當材料來講。
後來跟助教討論。一個蠻博學的人,你跟他聊什麼,他幾乎都能談到一位作者
或書出來做佐證,我這菜鳥大一當然爾就把他奉為偶像看待 (???
他就和我說,其實電玩遊戲終究是商業取向。當然它可能會去談到跟報告相關
的議題(種族主義之類),但是仍然只是其中一個吸引消費者的看點而已。不過他
是以作為課程報告的材料的不適當性在講的。
至於遊戲到底能不能成為藝術?不要問我,也不要問助教。這東西現在沒人有
答案。
還有另一門課,文本解讀課程。
這個文本老師就和我們提到有作家去投稿散文文學獎,結果因為他投的東西似
乎並不真實(不符合某位評審對散文的標準:真實經驗),於是一陣子後被當中一
個評審刊文批評。
散文和小說的界線是人定義的,可是又好像沒人都說得清。
我知道第一篇推文就有人在諷刺說:一定會有人問「藝術的本質是什麼?」這
種打高空的問題。
可是藝術不終究是人講出來的概念嘛。但是又沒有人去給藝術弄個標準。結果
大家好像都知道藝術是什麼,實際上理解又似乎不一樣,彼此在那邊猜來猜去。
所以,抱歉我臉皮比較厚,我還是要問,藝術到底是什麼?
電玩並不一定要成為藝術,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確實會讓喜歡電玩的我高潮
;但是吵這個沒有一個清楚界定的東西,很難有結果吧。
我看完作品,決定自己喜不喜歡,也不是看它符不符合藝術,而是看了之後是
否會有感觸。至於那些模模糊糊,好像有懂又沒有懂的境界高深的東西,這些東西
,我就才叫它們作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