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頁
“Without conflict there is no action; without action there is no character;
without character there is no story. And without story there is no screenplay.”
這是Syd Field(電影編劇大師)在他的《Screenplay》提及的一段話,裡面強調了衝突的
重要;我想沒有人會懷疑「衝突」在一部作品中的重要性,大如星球與星球間的對抗,
小至「晚餐要吃飯還是吃麵?」這些都是衝突,
蔡國榮老師則是將衝突分為三類:1) 人與天;2) 人與人;3) 人與社會。
然而,故事中衝突的先決條件是角色的性格,有了性格就有動機行為,
有了動機行為才會產生衝突。
因此,想要討論《三月的獅子》這部作品中的衝突的話,
必須要先從角色的性格開始敘述起;
主角是國中就當上職業棋士(將棋)的少年,桐山零,故事是從他17歲的時候開始展開。
由於桐山的過往我們並不瞭解,因此作者採用循序漸進的鋪成方式,
這使得前面三集的進展步調是緩慢的(儘管如此,我個人是相當喜歡這種方式),
這種方式在漫畫裡容易產生幾種效應,如果故事能夠持續到衝突的最高點時,
那麼故事的力道將會非常大;如果因為人氣不佳或是其他因素導致作者提前讓衝突展開,
故事的力道就不會太過扣人心弦,
也因此,節奏的拿捏將是考驗作者說故事的功力。
羽海野老師在節奏的拿捏上,個人覺得絲絲入扣,
從第1話到第21話的桐山第一次的爆發,故事氣氛慢慢鋪成;
我們知道桐山過去曾經有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因為突發事故導致這樣的幸福被中斷;
桐山被收養後,等著他的是一群外人,這養成了這個角色的複雜度,
桐山是個聰明、懂得察言觀色、有家教的孩子,
因此他在收養他的家中並不會太過予取予求;然而,這樣的他是渴望他人的需要,
這也成為這個角色的潛在衝突。再者,因為他的存在導致這個家庭逐漸走向崩毀;
害怕給別人添麻煩的桐山,他的目標就是希望自立。
當上了職業棋士之後,他以為他已經達成他的目標,但他的內心是渴望他人的需要,
此時的桐山或許成為了職業棋士,然而,他還得不到他人的需要;
川本家或許有著家庭的溫暖,過去失敗的經驗讓他更加畏縮,
從第4話明姐對桐山說:「這樣啊…對桐山而言,比起我跟日向親手作的料理,
泡麵還比較好吃啊…」可見一斑;因此他還是什麼都沒有達成,甚至在第11話時,
他察覺到他已經沒有目標了。此時,故事必須要出現一個(或是多個)推動劇本前進的人,
在第一次衝突爆發之前,這部分主要就是由桐山寄養家庭的女兒,幸田香子;
以及Vladimir Propp在《民間故事的型態學》中提及的
「贈與者」(導師/睿智老人)功能─林田高志。
個人非常喜歡第17話,先是描寫小時候的「水色的天空中,如同水銀傾瀉而下一般,
淡淡的閃光。我…被那不可捉摸的模樣吸引─就算那道光芒…在其後將會帶來沉重
且激烈的滂沱大雨…」以及這話結尾的「離開而去的她的髮絲被陽光穿透的瞬間
隱約散發著光芒。這道光芒終究還是帶來了滂沱大雨。」
太美了,漫畫不只只有畫面可以呈現給讀者;羽海野老師也很喜歡用類似小說的詞句
來側寫角色心境,這使我們的情緒有著純粹畫面之外的挹注。
Gustav Freytag在他的著作《戲劇的技巧》中闡述衝突的層次,
他認為「緩慢上升的衝突」是劇作家最想要的。由於有了前面20話的描寫,
第21話的桐山第一次的爆發才會顯得如此具有張力;
如果是三幕劇的形式,我會將這段擺在第二幕的前中段部分,
因為主角的處境並沒有在這次的衝突之後得到改善,甚至還更糟─
很明顯的,桐山之後的行動出現了問題。
Syd Field認為三幕劇中第二幕的結尾,主角的情況應該是要處於難以解決的衝突當中;
《三月的獅子》前三集中,要把它當作三幕劇的第二幕結尾的應該是第30話,
也就是不僅內心衝突,更因為行動的錯誤導致棋盤上的慘敗,
此時的桐山似乎已經是毫無辦法了。
曾經喜歡過的香子也追隨桐山認為是憎惡的對手,後藤,而去,
在讀者看來似乎也毫無辦法;前面曾經透漏過一點曙光,
也就是加入島田開的研究會這個辦法;然而,此時的桐山還無法想到這樣的行動,
因為他是個一方面渴望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卻又怕給別人添麻煩的孩子,
因此,他只會以自己能做到的程度的行動為選擇。
衝突必須要被解決,角色才得以成長或是豐滿;
這時,林田高志扮演了「贈與者」的功能,
他告訴桐山:自己一個人無法處理的話就要去拜託別人,不這樣做的話,
別人也無法來拜託你的。點醒了桐山,讓他能夠下定決心採取行動,進而得到成長。
後面的故事可以討論太多,就決定先打到這邊了。
總之洋洋灑灑的打了一堆,自己都覺得自己太過話癆...
還是感謝能看到最後或是路過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