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就已經看過了原文的版本
但日文只有三級程度 聽原文真的是很辛苦
明天打算再去看中文的 希望能買到票
你的故事 劇情上真的是沒話說 沒有什麼大缺點
而有背景帝之名的畫面 更是已經突破滿分
至於那些說 "這不是新海誠" 的
我只能說 之前那種的無病呻吟 只為了文青而文青 才叫真正的糟糕
因為是奇幻題材 所以很多編劇問題都可以用一句 "世界的抑止力" 來當萬用解
不過
還是有些無法辯解的基本科普項目的錯誤 可以供人吐槽
基本上
可能是因為我本子看多了 所以劇情方向的大主軸不難猜
甚至來說 打從第一刷時 我就已經猜到了大量的劇情走向
例如
當我最初看到預告片中彗星穿過雲層的畫面時
我其實心裡當時大罵
死白目新海誠 在那邊耍什麼帥 彗星如果穿過了大氣 那就不叫慧星 而是隕石了啦!!
不過 後來我發現我完全錯了
沒想到這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流星計畫阿阿阿阿阿
我錯了 大大 對不起~~~~~
然後第二
因為這種交換劇情 就是要有點曲折才有趣 尤其又是以秒五出名的新海誠
所以 當三葉提到彗星 而男豬撥準備打電話時 我第一直覺就是
"保證打不通 因為世界不同"
本子看多了以後 就是會有這種直覺 能夠猜到導演的手法
只是後來才知道 這是穿越時空的遺書就是(默
基本上
就如開頭所說的 編劇上沒什麼問題
但是在基本科普有
所以就來吐槽一下這些影片中的科普錯誤吧
1. 隕石的基本當量搞錯了
隕石 就是這部片中的真主角(蛤?
三刷時 在圖書館場景我總算是確定了隕石的大小是40公尺
基本上 這應該是新海誠沒什麼特別考證或思考就訂出的的大小
因為這個數值根本就大的太誇張了
首先 先基本的介紹一下隕石的尺寸火力
因為空氣阻力 所以隕石在大氣中的速度會較宇宙中慢上不少
大約就是 "至少"10kM/s以上的程度罷了 (150mm火砲大約是1kM/s)
而10公尺隕石
破壞力大約是2萬噸TNT 接近是是廣島原彈小男孩(13,000t)的爆炸當量
這也是後代的核彈的基本單位
基本上 廣島原爆是用600公尺的高空空爆來執行轟炸
其光完全毀滅半徑就有2公里
(空爆技術上可以獲得最大的破壞面積 而不會被地表吸收
而廣為人知 造成恐龍滅絕的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估計隕石大小也不過才400公尺左右
而其光是造成的隕石坑直徑就達180公里 毀滅半徑達1000公里以上
而片中40公尺隕石大概是怎樣的概念呢
這邊有個很具體的數據 [1908 通古斯大爆炸]
當時的隕石空爆造成了西伯利亞地方
直徑50公里(等同東京都大小)的毀滅半徑 範圍內的樹木倒塌全毀
至少650公里外 房屋玻璃爆裂
這樣的程度的隕石爆炸的大小就正好是40-50公尺
也就是 新海誠拿了一個可以毀滅整個東京的毀滅性武器
丟進一個直徑不超過3公里的小村莊
而且
那個村莊的居民還可以靠到學校避難之後就沒事了
(最好是可以避難到25公里外啦~~
而且毀滅半徑之外還有衝擊半徑 至少又都是再2-3倍以上距離
光是那個衝擊波 就可以震碎所有待在戶外的人了
如果說
真的要讓產生新系守湖 而且又要讓人爬到山上就可以觀看煙火美景(?)的話
合理程度的隕石大小應該是1公尺上下
基本上 這是個科學上的計算錯誤
新海誠的召喚術召喚了一顆太大的隕石 會造成鏡頭NG的
-
2. 視角觀看問題
在三葉的死亡記憶中 他看到了巨大隕石從天落下的最後瞬間
但實際上 視覺大小是跟距離成正反比
也就是同樣的物體 1公里外視覺大小就是1公尺外的1/1000
而10公里外40M的隕石(落地前1秒) 就相當於是 "在10公尺外看4cm彈珠" 的程度
其實也不是看不到啦 但就真的只是一粒小光點就是
所以
以人眼的程度 是絕對看不到那麼璀璨的隕石落下特效的
不過因為畫面真的很酷 所以就原諒這點吧
-
3. 隕石在近地點爆炸後 絕不可能轉90度直達地球
在近地點時 隕石的行進向量剛好垂直於地球方向(法切面)
小行星在太空中的速度 大約可以到1000kM/s的程度 反正快到吐血就是
所以 在這樣的環境下
無論是怎樣大的爆炸 都不可能造成1000kM/s的隕石碎片直角轉90度直奔地球
更別說 影片中看到的分裂向量不過就20度上下的水平
以及畫面中更是以所謂後方視角[隕石已超過近地點]來觀測隕石分裂
而如果說 隕石是在未達近地點的遙遠處就爆炸分裂的話
那麼就有非常充裕的時間去觀測計算且發布避難了
(雖然還是要毀滅一個東京就是
不過劇情真要是這樣演的話 男豬就不能去喝心愛的口嚼酒了(阿哈~阿哈~
-
4. 口嚼酒不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酒
人類製酒的概念 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而當時製作的主要是啤酒(麥釀造) 和少量的水果酒
米酒的出現 那已經是近代的事情了
更別說 白米也是近代才有的產物
且歷史上最早的酒叫作猴子酒 因為釀造者根本就不是人
是猴子把果實儲藏在密不通風的樹洞中 無意中發酵而產生的酒 聽說是種罕見極品
而口嚼酒這種東西 我原本以為是新海誠胡扯的
但後來發現真的其物 而且連到17世紀時的台灣原住民都還有在製作......
從文獻上來看 口嚼酒的口感是酸的
也就是確實有受到細菌汙染的酸敗
但是這種原始製成做出來的酒 因為含有雜質 所以必然都是濁酒(成乳白色)
根本不可能會是畫面中的透明樣
透明清酒必須透過過濾程序(如碳吸附)才能產生市面上所看到的透明清酒
-
所以結論
劇情很棒 但科普要再加強
(都已經是奇幻愛情了 哪來的科普 而且人加是國文系畢業的......
最後
然後請不要給我2 洩洩指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