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127 (毛蘿蔔)》之銘言:
: ※ 引述《OyAlbert (蛋黃溫)》之銘言:
: : 大戰本來就不好描寫也不好畫,所以…不期不待
: 借標題一問,請問現在動畫/漫畫中大戰最精彩的有哪些作品?
: 我發現一部大戰要精彩到大家讚賞非常困難啊...
: 像我覺得城下一聚那種六七個勢力亂入計謀亂發根本精彩到爆,
: 像袁方屌打華雄,結果連同袁紹被董卓算計差點死在王城下,
: 殘兵看似成功,但也被呂布算計到暴露於陽光之下,
: 呂布看似戰神,但最後想殺的人卻全都沒殺到。
: 那種全部的人似乎都有拿到自己想要的卻又被算計失去重要的東西。
: 結果還是被說這作者不會寫大戰,
: 這樣到底有什麼作品能夠被大家公認寫得很好的?
大場面戰爭描寫得不錯的漫畫嘛....
宮下英樹的《戰國》系列,
每一場會戰宮下都會去考證史料甚至實地採訪,
所以他的戰爭流程、雙方布陣都非常明確清晰,
雖然宮下不會有那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展開」,對於一些知名會戰,
如桶狹間跟本能寺也不會妄自放入自己的揣測,
不過有條不紊的處理戰場進展就是他的優點。
如果像是《火鳳》這樣的純寫意手法的話,
《蒼天航路》算是《火鳳》的進階版,
作者非常善於用誇張的筆法去渲染劇情,
不管畫面或是文字都是。
《王者天下》對於大戰場的表現也還算不錯,
雖然最近的黑羊之戰有一點招都用老的感覺,
不過戰場流程的走向跟氣氛的掌握,兩者的平衡都拿捏得不錯,
就這個意義上《王者天下》有一點像上面兩本的綜合。
回頭來講《火鳳》,我覺得《火鳳》到現在的問題就是....
陳某挑戰的東西太巨大導致他力不從心吧。
如果陳某只是想畫司馬懿傳,或是呂布傳,或是趙雲傳,
我覺得至少水準就可以維持住。問題是陳某挑戰的東西是把整本《三國演義》改寫。
....那可是累積了一千多年創作者的集體智慧加上羅貫中本人的才氣的東西,
不是那麼簡單能超越的。如果只是單純的改編,那也就罷了,
本來也不會要求改編者超越原著。問題是陳某自己又喜歡放炮,說《演義》哪裡哪裡不好。
那就不能怪人把你跟《演義》拿來比嘛。結果畫到現在,陳某有啥超越《演義》的地方嗎?
除了一些人物塑造以外幾乎沒有吧。
更不要說一部分的人物塑造明顯是受到日本二創的影響。
(董卓的形象來自於《蒼天航路》、周泰跟典韋的同質感靈感應是三國無雙)
尤其是大場面戰爭部分,如官渡、赤壁,要寫得比《演義》還好,難度非常高。
陳某本來就不是以考證、說理見長的漫畫家了,他推動劇情的手法,
來自於意象式的情景氣氛塑造,所以他的戰場流程往往非常凌亂,
實際地理位置完全沒有在管,地名都是亂湊,當然也沒有敵我詳細的布陣圖、兵力比,
但是因為他會把一個中心主旨放在戰場裡面,然後讓整個戰場氣氛圍繞著這個主旨展開,
所以只要讀者被這個氛圍帶動,戰場就可以營造得很成功,像是城下一聚,
或是濮陽之戰的「艷陽高照、練兵結束」「只有用箭」。
但是一旦讀者沒有在那個情境裡,陳某安排細節的疏漏,
(比方說在隆冬十二月全副武裝潛過長江的吳軍水鬼)或是在詮釋上謬誤的部分,
(對苦肉計的理解完全背離基本的兵法原則)就會被讀者所察覺。那下場當然是寫不好了。
也因為《演義》過於龐大,所以陳某到後來也開始出現不得不照抄《演義》的橋段。
基本上就是點子已經不夠用的問題。
不過雖然這樣講,陳某取得的成績也已經能傲視當代華人三國二創了吧。
畢竟有人能夠願意出來想法在《演義》之外另開一個故事,
而且腳踏實地的去做並取得成績,我覺得就已經很值得讚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