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否認台灣有些電影過度強調本土元素,
但很多時候你不覺得強塞是因為「你對日本的在地文化不熟」,
而台灣就那麼大,一些有名的東西不管你住哪裡基本上都多少聽過,
在看到的時候就會有「啊這個東西很重要嗎幹嘛演的厭煩感」。
比如說《冰菓》動畫的最後一話整話圍繞在地方性質的真人女兒節人偶繞村,
如果今天演的是台灣,然後女主角設定是大甲顏○○的女兒,
最後一話是演媽祖繞境,你的感覺如何?
會多作品都會演的廟會,如果繞的是台灣各地夜市你的感覺如何?
大概都會覺得是硬塞吧。
今天是因為你對那些日本作品裡的活動感覺不熟、新鮮,才會不覺得硬塞。
啊,不過像是豬哥亮那種三流藝人下流當有趣的「本土味」完全是亂來。
作者:
xxtuoo (浪費時間不好QQ)
2016-10-29 21:09:00我勸你最好不要說豬哥亮壞話喔!w
同意 廟會看劇都覺得很浪漫 實際run一次感覺不出和夜市差在哪 連賣的東西都87成像
《KANO》中的阿嬤「棒球那麼大顆打到頭會死人」「啥咪是紅不讓」這種本土味很可愛很可愛,但豬哥亮那種完全是噁心,這就是差距。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
2016-10-29 21:17:00這篇同意,日式校園劇必備廟會校慶去海邊玩必備打西瓜
覺得諸葛亮的作品根本是在消費台灣傳統我寧願沒有本土元素,也不想看到本土元素被塑造成低俗的樣子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
2016-10-29 21:18:00然後說沒有強塞 科科
沒有本土元素也沒甚麼不可以,反正日本也是一堆沒本土元素的作品,像鋼鍊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
2016-10-29 21:21:00你應該不知道校園劇在日本 acg算很大的嗎?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
2016-10-29 21:23:00其實日本自己也覺得自己的出版社也是衰退
架空其實也不是問題,東離不就架空?日本是還能靠老本撐,我們沒那麼足的本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
2016-10-29 21:24:00呃…東離是台日合作產物
就算台灣,寫架空也沒問題吧,很多台輕也都架空啊御我、水泉一堆作品都架空
《東離》是日本人寫劇本啊,如果今天是本家劇的話,本家劇其實世界觀基礎是對岸,是後來才千奇百怪。問題是這些東西沒拍成影視作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
2016-10-29 21:26:00霹靂一開始是接金光,然後金光早期有設定時間似乎是明朝(?)
真正的問題還是在這些作品沒有大紅到國際級影響力,而日本作品再怎麼爆炸也一堆老外在看。
台灣的話,雖然像御我好像有泰文版,但……我的意思是,即使沒有本土問題的作品也沒有「紅」,而我們認為把本土要素拍的低俗的作品至少在台灣紅了。豬哥亮很爛,但他的受眾隨便都是數以萬計。而台灣真正不以低俗要素紅的作品很少。
台灣也沒有甚麼能力拍架空世界的影視作品吧動畫不行,影視也不行,連日本真人化都一堆爆炸了
曾經有啦,不過現在已經沒了。在《魔法阿嬤》的時期我認為還是有的。
《魔法阿嬤》雖然本土要素濃厚,但整體來說不侷限在地區。
作者:
kiddcat (雜魚)
2016-10-29 21:33:00豬哥亮有喜感,但是台灣包裝的能力太弱
作者: Florica (笑而不語) 2016-10-29 21:33:00
都幾年惹 還在阿罵
最重要的是那是一部台灣自己製作的完整動畫片。所以說曾經啊。現在的台灣,在經過《靠岸》等玩意的摧殘,已經沒有獨立製作影視作品的能力了。
作者:
scotttomlee (ã»ã—ã®ã‚†ã‚ã¿ã¯ä¿ºã®å«ï¼)
2016-10-29 21:35:00我想同樣是本土化 就差在一個是算半推廣當宣傳介紹
作者:
scotttomlee (ã»ã—ã®ã‚†ã‚ã¿ã¯ä¿ºã®å«ï¼)
2016-10-29 21:37:00所以不少人對台灣本土印象才會差...(像元PO舉的例子
要是我中樂透中個十億,我就去……找周顯宗老師弄個《真‧摺紙戰士》動畫吧……(妄想)
作者:
kiddcat (雜魚)
2016-10-29 21:43:00媽祖繞境,8+9也是可以用浪漫的角度去解析,將寫實轉化爲浪漫,賦予文化新的解釋權,身為創作者必須能做到,否則拍紀錄片就好。因爲有好材料,炒不出好菜色,這是廚師的責任。
你說的是以那個主題為主的情況,但我舉的是作為作品過場要素。
作者:
kiddcat (雜魚)
2016-10-29 21:55:00不管主題或是過場都是相同的問題,沒有新鮮感,沒有新的觀點,沒有新的詮釋
KANO也是硬塞啊,那些情節有的根本時代就不對8+9之前才有一齣國產片叫陣頭,賣座也是還不錯
《KANO》中不合時代的應該是大圳跟噴水池的完工時間,但那屬於為了氣氛無傷大雅的部份。我記得是《賽》賺錢《K》賠錢耶,《K》成本弄太高了。
定位是娛樂片的話就無所謂,神機箭都能拍了 XD賽德克的成本更高啦,全部海角七號賺的全賠進去
應該說,《K》有些東西有點像《浪客劍心追憶篇》特地帶鏡頭到巴月經一樣,導演想表達什麼但傳達不夠XD。主要是表姐生產那邊……
查了一下應該兩部都沒回本,《賽》成本七億多票房八億多,《K》三億多票房也是三億多,電影應該要成本兩倍的票房才會回本。只能說台灣票房天花板大概就是四億左右,成本花超過兩億是不行的。
而且拿不到海外票房才慘,拍抗日大陸不賣,拍親日日本不賣還不如拍拍華流的愛情片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