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展的時候有現場看了一下,不過我真的很感冒這個和紀念碑谷相似度過高的風格。另外他們群募感覺有點不知道要弄錢來幹嘛,數字亂開與其像在募資,比較像用另類的方式在賣畢製成品。募資的目標金額從來不是重點啊,另外500億的達標金額我記得是30萬,一開始的120萬出遊戲是加碼項目反正這個募資案一樣有資金使用交代含糊的問題啦看起來團隊"未來"幾乎沒說要開發什麼就只是在販售一個已基本作完的東西而已募資和物販分不清楚。
http://puu.sh/snrX5/2df7dc43a2.jpg這段不就根本屁話嗎 有說等於沒說然後學生自己的畢業專題是在跟別人算三小成本遊戲優化是本就該做的事 不是跟人要到錢才來做的事說穿了他們也沒外包啥,成本說穿了就學生自己的時間當然懂得把自己的機會成本考慮進去是好事,不過真的有志氣的話就該拿去Steam等平台直接發行,而不是在這邊募資求補貼。 就算募到錢也不會額外再生出啥東西募資不是一個讓你領你自認的薪酬的地方。對作品有自信,要去投石問路應該是去商業販售平台而且你要如何定義勞務? 製造一個作品服務了誰?實際上他們提供的是作為"商品"的遊戲本身吧。你覺得這種募資方式沒問題的話,那是不是泛設計科技每年幾萬個有製作畢業專題的學生都該拿作品上來募?這怎麼想都很詭異吧。假募資知名的預購本質上就不是募資嘛。只是搭順風車加上民智未開所以也仍然能混得不錯而已國內要弄個自己的募資玩法不是不行,只要贊助者買帳但看這案子的結果,顯然大眾也不是那麼容易吃這套反觀艾薩克傳那個案子的熱度就真的很好,過60萬了吧真的有東西想做,有夢要實現,求一個共同完成而非利益最大化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