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推文有人說金閃閃村長 還有說挪亞方舟跟吉爾伽美什史詩無關的
都是對歷史和史詩內容一知半解才會這麼說吧
當然TM的金閃可能不完全跟我們這邊的歷史和史詩一樣 TM也有他自己原創的設定
不過在討論到我們的歷史和史詩的吉爾伽美什時 多認識一點再評斷總是好的
※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吉爾伽美什被稱為「最古的英靈」或者是「最古的英雄王」
: 我看史詩故事年份被推定是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
: 但是其實以歷史而言這沒有很早吧?而且其實他是烏魯克第五任國王
: 前面四任怎麼被無視了?難不成他們是棒槌不配成為英靈
他是"蘇美王表"記載的烏魯克第一王朝第五個國王
前面不但有四個王 再更前面也還有蘇美其他城邦的國王(下面詳述)
但是他們都沒有史詩故事流傳 只有吉爾伽美什有
推文很多人說過了
: 再說埃及也有第一王朝那爾邁,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50年的君王
: 怎麼他就不能是第一人?
關於第一個統一上下埃及的國王 也是很有爭議的
埃及本身在神廟雕刻和莎草紙記有好幾種王表 大部分都毀損嚴重
保存比較完整的是19王朝塞提一世神廟牆上的阿拜多斯王表 https://goo.gl/CwcJK7
其中第一個王的名字 象形文字為Mnj 讀作Meni
托勒密王朝的歷史學家曼涅托在寫埃及史時 用希臘文寫為Menes(美尼斯) 成為通稱
因此一直以來 美尼斯都被認為是最早統一埃及的王
但隨著第一王朝第二任,第三任王的墓都已被發現 美尼斯的墓卻一直沒發現
同時代的文獻也都沒提到美尼斯 因此被視為傳說人物
但1898年時 發現了那爾邁石板 上面畫著一個統一上下埃及的王 名字叫Narmer(那爾邁)
過去已知的現存文獻中從沒提過這個人的存在 於是引起學界一連串的爭議
但1994年時又發現了那爾邁的墓 種種考古證據證明那爾邁的確存在 且統一埃及
又在第五任和第八任王的墓中發現的王表 第一任王都寫那爾邁 而沒提到美尼斯
於是美尼斯的存在變得岌岌可危 目前研究有的認為是那爾邁的別名 有的認為是第二任王
無論如何 目前對於那爾邁 我們知道的只有 1.他的名字 2.他可能統一了埃及
除此之外就一無所知了
反觀吉爾伽美什卻有十二塊泥版(黏土版),3600行的敘事詩歌頌他的英雄事蹟
要選最早的英雄王 你會選沒故事的還是有故事的?
再來看一下金閃閃的部分 有歷史跟史詩的 先看歷史的
這邊可能要先簡述一下兩河文明 因為一般人在學校讀過的歷史講得非常簡略
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蘇美人的城市 在烏魯克誕生了楔形文字 接下來的發展如下:
http://i.imgur.com/SZOkboF.jpg
3000~2350 BC 早王朝時期 約3000個蘇美城邦
2350~2193 BC 阿卡德王朝 阿卡德人薩爾貢征服蘇美城邦 首次統一兩河流域
2193~2112 BC 古提王朝 遊牧民族古提人入侵
2112~2006 BC 烏爾第三王朝 烏爾王烏爾納姆再次統一兩河流域 又稱新蘇美時期
2006 BC 遊牧民族亞摩利人入侵 建立巴比倫第一王朝(古巴比倫王國) 到漢摩拉比時強大
之後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歷史了
一般所說的"蘇美時期"包含了從早王朝到烏爾第三王朝這段時間 約一千年
其中蘇美人是兩河流域的原住民 黑髮 孤立語言 最早發展出城市並發明了楔形文字
蘇美城市後來發展成約3000個城邦 並以幾個較大的城邦為中心形成聯盟
如埃利都(Eridu),烏爾(Ur),烏魯克(Uruk),基什(Kish),拉格什(Lagash),烏瑪(Umma)等
每個城邦都以神廟為中心 蘇美人沒有統一的國家 但有共通的語言,文字和神話系統
http://i.imgur.com/05MOLyE.jpg
所以金閃身為的"烏魯克王"
並非只是烏魯克一城的王而已 還是以烏魯克為首的城邦聯盟的盟主
不僅如此 在蘇美時期還有"全兩河流域共主"的概念
雖然每個城邦都有王 但同一時期只有一個最強的"天降王權" 可說是所有城邦的大王
這個概念出現在考古發現的"蘇美王表" https://goo.gl/ZRwuDQ
蘇美王表列舉了從早王朝時期一直到烏爾第三王朝的統治者
實際上兩河流域到阿卡德王朝才統一 之前都是城邦林立
但在王表中有一個天降王權 會從一個城邦轉移到另一個城邦 例如:
早王朝第一期
"王權自天而降,王權在埃利都。在埃利都,Alulim成為國王,他統治了28800年。"
後記載了埃利都的十個王名
早王朝第二期
"在大洪水之後,王權再次從天而降,王權在基什。"
基什第一王朝
後記載了基什的23個王名
"基什被打敗了,王權轉移到了埃安那" (埃安那是烏魯克內的神廟,因此就是指烏魯克)
烏魯克第一王朝
後記載了烏努格(烏魯克的別稱)的12個王名,第五個是吉爾伽美什
"烏努格被打敗了,王權轉移到了烏爾姆" (烏爾姆就是烏爾)
烏爾第一王朝
後記載了烏爾姆的四個王名
王表中大洪水前記載的都是神話人物 因為都活了上萬年
基什第一王朝的歷王也都活了上百年
但最後兩個國王恩美巴拉格西(Enmebaragesi)和阿伽(Akka)已確定是史實存在的人物
而吉爾伽美什(Gilgamesh)本身雖然缺乏證據 但因為和上面這兩個人相關
而那兩個人已被證明為史實人物 因此現在一般也被認為是真有其人
他們的生活時期大約是2600 BC
王表中吉爾伽美什統治了126年 之後的王的在位時間就比較正常了(1~2位數)
所以TM說他是神代開始結束的王
史詩中基什王阿伽被吉爾伽美什打敗 從此烏魯克成為最強的城邦 得到天賦王權
因此吉爾伽美什不只是烏魯克王 還是全兩河流域的盟主
絕對不只是村長 而是類似中國夏王,商王這樣的共主
再來看吉爾伽美什史詩的部分
要先提到史詩的發現
而這邊要先提及楔形文字後來的發展
前面提到蘇美人發明了文字 而他們當然是用來書寫蘇美語
當阿卡德人統一兩河流域後 他們被較高的蘇美文明影響 借用了楔形文字來拼寫阿卡德語
阿卡德語屬於閃語族 和蘇美語完全不同 但他們在使用楔形文字時
除了拿來寫阿卡德語外 還保留了很多蘇美語發音的詞彙
就像日文在吸收漢字 用來拼寫日語(訓讀)之外 還保留了很多漢語發音的詞彙(音讀)
另外阿卡德人還繼承了蘇美的神話系統 只是改變了神的名字
雖然阿卡德王朝只統治了約150年 但讓兩河流域的上層語言改用阿卡德語
烏爾第三王朝的烏爾納姆統一兩河流域時自稱"蘇美與阿卡德之王" 算是互相同化
後來同為閃語族的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也繼承了同一套文字和神話系統
甚至連印歐語族的西台人和波斯人也學了楔形文字用來表記西台語和古波斯語
19世紀時 歐洲學界解讀楔形文字蔚為風潮
由於波斯語有流傳至今 在19世紀時波斯楔形文字已基本解讀完成
而巴比倫楔形文字和阿卡德楔形文字 由於和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接近 也正在解讀中
同時也發現一種未知語言的楔形文字 就是後來發現的蘇美語
1857年時 倫敦皇家學會還舉辦了楔形文字解讀大賽 邀請學者們分別解讀後再比較
結果從一致的部分確認了基本文字
然而1872年時 大英博物館的員工喬治.史密斯在整理從尼尼微挖掘運來的泥版時
發現藉由他過去做銅版雕刻的經驗竟也能解讀出楔形文字
他解讀出的部分為"船停在尼西魯山邊,放出的鴿子又飛回來了"
他馬上聯想到聖經中挪亞方舟的故事 而立刻向上通報
這個消息馬上震驚學界 於是考古學家馬上尋找出更多的泥版
最後總共找到了11塊用阿卡德語書寫的泥版 推估原文應該有3600行
但由於破損的緣故現在只能解讀出其中約2000行 還有第12塊未發現
不過後來又陸續挖掘出更早的蘇美語版的泥版
蘇美版保留下來可辨識的部分更少更殘缺 且內容也不盡相同
但憑著這些斷簡殘篇 和阿卡德版對照 已可為阿卡德版消失的第12塊泥版補足內容
20世紀 阿卡德語和蘇美語楔形文字解讀大致完成
於是拼湊出一個大致完整故事的"吉爾伽美什史詩"
史詩的內容已經出版成書 市面上也有中文譯版
但很多人都沒看過 只憑著一知半解就自行演繹評論甚至想翻案
建議還是去找本書來直接看一遍
還沒找到前也可以先看我之前東刪西減之後的精簡版
#1LHTEUcY (TypeMoon) https://www.ptt.cc/bbs/TypeMoon/M.1430639518.A.9A2.html
阿卡德語泥版的第11塊內容是關於大洪水的部分 也是保留最完好的一塊
更是出土以來各界最為重視的一部分
世界各地或許都有大洪水的傳說 但內容細節往往天差地遠大不相同
但是吉爾伽美什史詩中關於大洪水一段的內容
卻幾乎是挪亞方舟故事的翻版 相似度不只超過87%
兩者有所關聯已幾乎是共識 尚有爭議的只是過去是否真的發生過這一場大洪水
而因為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大洪水部分 被視為聖經創世紀中挪亞方舟故事的原型
TM也藉此塑造出他擁有全世界英雄寶物原型 以及具有開天闢地能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