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劇情雷]
=======================================
===============================
=================
=======
==
首先,我只看過原作漫畫最初的短篇,所以
看劇場版大概只知道大致走向,但許多連載的細節
就不清楚了。
在戲院的感想,前半部因為知道大概會發生什麼事,
就感覺到一群人"正襟危坐,等待霸凌發生"的這狀態
好像點微妙。但反過來,吃著爆米花喝可樂,輕鬆地
來享受這部電影好像也怪怪的啊XD 這方面可能是個人
比較敏感,那也就算了。
霸凌完成後(?),等到主角上高中後進入的劇情主線,
有更多難以理解的狀態...主角抱著贖罪心情懇求女主角
原諒,這人之常情。但女主角為什麼總是在道歉啊?就連
小學時主角淪為被霸凌的對象時,女主角都還是不咎既往
不離不棄,這未免太高端了。
聽說漫畫編劇有一種技巧,就是將角色賦予成熟度或智慧,
所以讀者才會佩服,才會見賢思齊,才會感動。最近火紅
的動物朋友也是同樣的套路;看似柔弱的卡邦醬其實有著
異於常人的智慧,看似脫線的藪貓有義氣有勇氣,讓小朋友
看了會覺得好~~~~厲害。回到聲之形,主角後來能有愧疚感,
其實已經不錯(還會打工還錢給媽媽),這我理解。但女主角
那完全無死角的包容到底是怎麼回事???這聖光等級也開太高。
為什麼被霸凌的人結果卻道歉的比誰都還多啊??
而且可能受限於篇幅,男女主角的心情轉變傳達的不是很明顯,
我只能很粗略地感覺電影想傳達的是:
"要讓一個女生喜歡你,就要先霸凌她"
看到這就覺得思路歪了...再整理一下思緒,恩對一個故事中的主角
有優於常人的智慧或能力也是正常。不然也不配當主角,所以女主角
強大的包容度或體貼也還說得過去。
但真正讓我感到尷尬的是植野直花的return,那種毫無反省的態度也
太不真實(還是太真實了??我已經分不出來),看到一個黑化如此嚴重的
澪真是哭笑不得。重點是最後一群人還是和好了???之前有爬文分析說
植野就是好惡分明,對朋友很好對不喜歡的人就厭惡到底,但我覺得她
根本是個性有問題啊...然後這邊又看到女主角一直在道歉了,你怎麼
老是在道歉,植野對這點火大時我當下真的想替她按個讚。
最後的最後全部人都大和解,可喜可賀可喜可賀,但其實我真的不太了解
是什麼讓他們的心結化解的...只覺得大家都在道歉,或許日本人民族性
使然吧...很怕造成他人的麻煩,結果本來可以很清楚講明白的東西變成要
上山下海才講明白。
最最後有另一個稍微尷尬的點,就是女主角試圖用發音不標準的話來溝通。
雖然這麼想有點不應該,但隱約體會到是為了激發觀眾同情心所用的小手段。
不過這算是跳脫出來思考才能感受到,只能說可能作品看多了越來越免疫了Orz
以前去戲院看"她不笨她是我爸爸"時,看到西恩潘演的full retard真的是哭到
腦子都快融化。現在邊看邊想反而就失去了那種樂趣...所以才有這麼多尷尬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