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遶境就是了。雖然這不是二次元,而是四次元。每年遶境,平常沒什麼
人的地方變得多熱鬧,大家看新聞或者去當地都可以感受到。
這裡面一個要點是:和平常不一樣,但看起來很舒服。七爺八爺、三太子之
類的,就是這樣。這些已經幾百年一千年的虛擬偶像,深入人心,而且是本族的
文化與畫風。
所以這裡要先辨明,你所想的「二次元」是否要包含或排除什麼畫風。目前
習慣上它是指向日系的作品,或者包括美系韓系,及其商業模式。但如果要在定
義上抬槓,我說應該把漢族傳統、那些最老土(褒義)的宮廟也算進來,你同不
同意呢?不論你在字詞上想承認或否認,感覺上多半是想「這個人來亂的,硬要
別人吃他那一套」吧。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你拿這套日系的東西,就說要去振興鄉村或怎樣,人家
也可能會有相同的感覺吧。
有些人可能沒那麼在意,只要有用就好,能幫他們多賺點錢就好。但既然要
做,就不應該只是賺錢那麼淺薄,你要真正去發揚人家在地的文化和故事吧?但
這時候就換成你沒興趣了。例如講漁村、漁業,旅日漫畫家陳繭有一部《海之子
》,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漫畫: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9017
寫實,深刻,刻畫出了他們幾代漁民的面孔、悲歡、生命的重量,恰到好處
,以文學和歷史的立場來看,這都是一部難得的佳作。然而不萌。你沒有辦法否
認它是漫畫,你也不會否認它很有人文價值,但你知道這和你心裡所想的「二次
元」就不是一回事。
先前日本的海女爭議是怎麼一回事?漫畫化的海女因為強調了性感,而被現
實中的海女厭惡。她們的厭惡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她們職業和生命的尊嚴並不建
立在宅文化的性感與色氣上。如果要給她們畫漫畫,寫實系或是表現主義式的木
刻版畫畫風會比較適合,然而那就不萌。但基本上她們就是不應該被萌化的--
你硬要那樣做,就是out of character。
那有沒有既照顧本地族群文化,也兼顧「萌」的趣味,不與現實脫節,但又
適度超現實的做法?有啊,就是宮廟,就是媽祖、三太子。日本的巫女也是。
我們知道「同人」的概念,那麼,現在你說要振興地方,那你和當地人是不
是「同人」?你是不是充份瞭解當地的生活與文化,當地人的興趣好惡?你目前
所知所喜的「二次元」文化中,有哪些部份是適合拿來用的,哪些是不適合套過
來的?這些功課你全部要做,做了也未必就能做好,但你如果沒有這個誠意,只
想玩自己這圈子愛玩的梗,那就一定會被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