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標題。
說起來在後宮系作品大流行前,比較主流的處理似乎就是跑雙翼路線,
也就是除了第一女主角外有第二個明確對主角有戀愛感情的角色,
即使有第三順位的女角,頂多賣個梗隱隱約約有個樣子,但明顯一開始就沒戲。
比如《驚爆危機》、《灼眼的夏娜》都是很典型的案例,
共同點是:
●第一女主角因為傲嬌或其它原因並未意識到戀愛感情或不表達。
●第二女主角相對第一女主角,表達與攻勢比較主動且積極。
但是在這個情況下,
整體結構來看所謂第二女主角的存在其實是用來刺激第一女主角的戀愛意識,
也就是藉由一個比第一女主角要積極的角色,來引起第一女主角的愛情危機意識,
根本設計上就是男女主角感情的催化劑或陪襯。
用《驚爆危機》來說,宗介本人其實打從第一卷開始就是對千鳥一見鍾情,
但如果沒有泰莎的出現,千鳥未必會那麼快發現自己喜歡宗介,
而泰莎無論如何努力,在感情線的設計上一開始就是為了湊合宗介跟千鳥而存在的角色,
賀東在完成目的在這裡倒是沒有讓泰莎繼續糾結下去,
劇情主線到一半左右就讓宗介明確表示自己喜歡的是千鳥、只當泰莎是朋友。
目前看起來感情線描寫較好的作品,
往往都是在劇情中早早就定案讓主角表示自己要走誰的路線,
而近年陸續走進被爆罵結局的後宮系作品,
通常就是讓感情線糾結到最後不可收拾超越作者本人的描寫能力才會出事……